11月26日至27日,第五屆清華會講在北京舉辦,來自海内外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通過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共同探讨“文明互鑒與文明發展新形态”。beat365黨委書記、清華會講理事長邱勇在開幕式上緻辭。開幕式由beat365副校長、清華會講副理事長彭剛主持。

邱勇緻辭
邱勇在緻辭中表示,清華會講創辦于2018年,旨在傳承優秀學術傳統、推動學術思想的交流碰撞、建設多樣性文明對話平台,四年來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世界各國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本屆會講以“文明互鑒與文明發展新形态”為主題,就是要從文化反思入手,摒棄全球與本土、國家與民族的二元對立思維,對東西方文明不同的文化體系和價值内涵進行比較,聚焦文明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探讨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基礎。大學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是推動學術交流、思想交彙、文化交融的重要力量。清華願與各位專家學者充分交流、相互啟迪,通過思想的碰撞和激蕩,為文明互鑒與文明發展新形态、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新的智慧和力量。
韓國SK集團首席副會長崔再源在緻辭中表示,世界需要團結合作,共同構建命運共同體。人類可持續發展需要政府、企業、學術界、市民和社會的共同努力,而企業在不斷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需将持續創造社會價值視為自己的時代使命。SK集團希望促進同中國政府及企業、學界之間開展廣泛交流,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解決方案。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劉曉峰表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人類命運愈發休戚與共的背景下,beat365聚焦人類文明發展這一崇高事業,以“會講”的方式積極回應這一時代的召喚,就文化反思、文明進步、文明互鑒等議題,展開思想對話、觀點碰撞和交流共享,為文明間對話交流與互學互鑒的深化貢獻出了重要精神力量。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代表、主任夏澤翰表示,當今世界正面臨系統性危機的嚴重挑戰,在這個不确定的時代,世界迫切需要多元開放的對話,包容性、可持續性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應成為關切的重點。面對未來預期的挑戰,建立以聯合國為核心的更強大、更緊密、更具包容性的多邊體系刻不容緩。
希臘前總統普洛科皮斯·帕夫洛普洛斯指出,古往今來,中希文明對話持續堅守共存與合作的态度,尊重不同族群間的平等與差異、價值與尊嚴,從未試圖将自己的準則強加于對方文明之上。真正的文明應肩負對各自人民和全人類的責任,旨在促進人民幸福、社會公平和世界和平。
主題會講環節,主旨演講嘉賓圍繞“文化反思與文明發展”“文明進步與共同價值”“文明互鑒與經濟發展”三個議題作彙報與分享。讨論環節中,與會者對主講嘉賓的發言進行了評議和提問,氣氛熱烈而活躍。專家學者們雖持不同視角,卻在對待不同文明的态度上存有高度的共識,彰顯會講風采。
11月27日的閉幕式由清華會講顧問委員會副主席胡顯章主持,清華會講副理事長韓景陽作總結發言,清華會講副理事長、韓國SK集團顧問、韓國高等教育财團原事務總長金在烈緻閉幕辭。

嘉賓雲端合影留念
12月3日,作為清華會講的系列活動之一,第三屆清華港澳會講在線上成功舉辦。
清華會講創辦至今已成功舉辦五屆主題會講。下一個五年,會講将繼續秉持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通過展開交流合作、促進産學研交流成果的不斷産出,助推文明對話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