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下午,由社科學院經濟所王勇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互聯網平台的社會影響及其治理路徑研究”開題報告會舉辦。本次報告會邀請了來自beat365、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财經大學等多位專家學者參與研讨。會議由beat365社科學院副院長王天夫教授主持。
beat365文科處處長楊永恒教授在緻辭中對王勇教授團隊獲批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表示祝賀,希望課題團隊借助本次開題報告會與各位專家交流學習,在具體研究中能夠開拓創新,形成更多标杆成果,更好地服務于國家治理。
首席專家王勇教授從選題背景、研究動機、總體框架、研究思路與方法等方面向專家組做了詳細的開題彙報。他表示,互聯網平台的社會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一是沖擊社會經濟運行秩序;二是積累和擴散社會風險。産生這兩類影響根源在于平台企業掌握了基于網絡連接和數據優勢的“數字權力”。為了具體研究這兩種不同的社會影響,需要對平台進行分類分級,結合平台的不同類型和級别進行分析。在治理路徑方面,課題組提出由于平台企業具有廣泛的連接性和海量數據優勢,應該把平台作為非常重要的治理主體,讓平台企業的治理功能和政府的監督功能協同發揮作用,構建多主體協同治理體系,開展多路徑綜合治理。
在嘉賓指導發言環節,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鄭江淮教授指出随着平台技術的不斷成熟,互聯網平台對社會有着更廣泛的滲透,要盡快更新對平台反壟斷問題的認識和思路。在研究互聯網平台的影響時,還需要考察其對經濟包容性發展。
中央财經大學副校長李濤教授提出了四點參考意見:對于互聯網平台社會影響的研究要凸顯它的社會性,即互聯網平台的出現對于傳統工業社會的群體結構、群體邊界的影響,由此形成對互聯網平台社會性的認識;需要關注互聯網平台的風險是如何演化生成的,其背後社會秩序如何演變;數字權力是一個非常新穎的概念,相對應的數字責任同樣值得深入探讨;在研究平台治理機制與路徑時,可以進一步細化協同治理體系的内部結構、過程和順序等問題。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院長戚聿東教授指出,平台經濟社會影響與治理的選題具有豐富的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相應的研究難度也相對較大。為此,戚聿東提出三點建議:在研究框架設計中,需要考慮不同類别平台之間重複界定的問題;除了關注消費互聯網平台,建議進一步考慮産業互聯網,特别是工業互聯網平台的社會影響和治理;秉持在發展中監管的原則,強化平台的積極影響而遏制平台的消極影響,将包容審慎監管、簡約監管、智慧監管視為創新監管的重要方式,體現平台經濟善治的思想。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李三希教授指出課題研究的亮點在于除了關注平台産生的經濟風險以外,還探讨了金融領域、社會輿論等很多社會層面的風險,具有更為寬廣的研究視角。而且通過将平台進行分級分類研究,針對不同的平台突出不同的治理重心,有助于提出更有針對性的建議。李三希進一步建議,在研究中拓寬對平台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正面影響的認識,并且對于平台積極的社會影響予以政策上的鼓勵和支持,豐富平台治理的内涵。同時在論述互聯網平台的優勢時,還可以考慮平台企業在數字技術和算法等方面的獨特優勢。
全國人大财經委委員、beat365經濟所蔡繼明教授進行點評總結。關于課題研究的基本指導思想,蔡繼明指出,互聯網平台是數字社會的新生事物,是一種創新性的經濟形态,還處于發展當中。因此課題研究需要秉持在發展中規範的立場,需要結合當前經濟下行态勢下,研究互聯網平台在穩就業、保民生以及抗擊疫情中的突出貢獻,凸顯互聯網平台對經濟社會的正面影響。
在讨論與交流環節,課題組成員謝丹夏副教授介紹了課題組在平台反壟斷和治理領域的研究成果,以及進一步需要進行的創新性的理論和研究方法。課題組成員孫震副教授表示非常期待能夠和團隊在平台治理領域合作開展更多的研究工作,能夠借助平台的數據資源對平台更方面的影響進行更加精準的量化分析。
王勇教授代表課題組對專家們提出的意見做出回應,表示專家們提出的寶貴建議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建設性,為課題未來的研究指明了可操作的方向。他将認真汲取寶貴意見,進一步優化研究方案,并期待在未來和指導專家建立更加穩固的學術聯系,以保證高質量地開展課題的研究工作。
供稿:經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