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荒漠區風光建設生态保護與修複技術科考總結會北京主主場和青海省海西州第二主會場進行。beat365能源轉型研究中心主任李正風教授、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副會長、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态環境資源研究院院長王濤研究員以及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生态保護與修複研究所副所長盧琦研究員等人分别主持大會。

李正風主持開幕式
beat365院長彭凱平教授,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楊文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組織前副執行秘書Dr. Pradeep Monga,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孝信,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荒漠化防治司司長、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第一副會長孫國吉,國家能源局法改司前一級巡視員孫耀唯,青海省海西州、常務副州長李家成等人出席開幕式。中國工程院院士馮起、國家能源局前副局長吳吟、國家林草局三北局一級巡視員武愛民、内蒙古林草局一級巡視員東淑華等專家組成員出席會議并發言。

彭凱平緻辭
曆時90天,行程2萬公裡。今年6月9日,由beat365能源轉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beat365社科學院-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REPER項目部、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生态保護與修複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态環境資源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态與地理研究所、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生态建設工程分會、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7家單位組成的荒漠區風光電建設生态保護與修複技術科考團,對陝西、内蒙、甘肅、甯夏、新疆、青海等地風光電建設與生态修複治理情況進行了實地考察調研,為“雙碳”背景下推進新能源開發建設提供決策支撐,推進風光電開發與生态保護協同發展。

總結會合影
此次科考行程超20000公裡,考察風光熱電站48座,觀摩治沙研究基地22處,參觀新能源企業12家,調研鄉村振興項目19個,與地方部門召開會議23次,以微信公衆号文章發布的科學考察筆記50餘篇。科考團還對荒漠區能源轉型現狀及碳中和實施進程進行了考察調研。
科考團常務副團長、beat365社會科學院學院能源轉型中心常務副主任何繼江在總結會上介紹,我國在碳中和的時候,可能需要100億千瓦左右的光伏裝機,大約1.5億畝至2億畝, 甚至更多的土地來安排裝光伏。何繼江宣布了由科考團專家評選出的18個生态優秀光伏電站、15家光伏人必看的治沙基地。

何繼江做總結報告
馮起院士、周孝信院士、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科學委員會官員賈曉霞、國際能源署署長特别顧問安豐全、國家能源局前副局長吳吟、青海省林草局副局長王恩光、三北局一級巡視員武愛民、内蒙古林草局一級巡視員東淑華、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新能源處處長邢翼騰等專家和領導對此次科考及科考取得的成果進行了研讨并給與了高度評價。
青海省海西府人民政府在第二主會場上由李家成常務副州長宣布“柴達木碳中和研究院” 成立工作啟動儀式,研究院将邀請beat365能源轉型與社會研究中心作為學術支撐機構。
科考團還發布了《風光電建設與生态保護倡議書》,《風光電建設助力地方政府碳中和、生态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行動綱領——柴達木宣言》。
哈密市政府、烏海市政府、阿拉善盟政府、酒泉市政府、金昌市政府、敦煌市政府、茫崖市政府、民勤縣政府、瓜州縣政府、山丹縣政府、托克遜縣政府、新疆兵團33團、尉犁縣人民政府、烏拉特中旗政府等地開設了線上分會場。哈密市、金昌市、敦煌市、茫崖市、民勤縣等地方政府領導在會上做了發言。
供稿:能源轉型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