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beat365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CISS)與布魯金斯學會共同舉辦“人工智能與國際安全”項目第六輪線上對話會。項目主持人中方傅瑩和美方約翰·艾倫(John Allen)出席并緻辭。中美雙方項目組成員共30餘人參會,就相關議題進行深入讨論。

傅瑩大使開場緻辭
傅瑩希望雙方專家在兩年來圍繞人工智能軍事化帶來的安全挑戰和國際治理的分析研究基礎上,進一步探讨相關問題的國際共同語彙和信任措施。約翰·艾倫感謝雙方工作團隊對“人工智能與國際安全”項目的努力付出,希望與會專家提出前瞻性意見,尋找解決分歧的務實方案,并且期待對話會的成果為決策提供有益參考。
線上會議分為三個環節。第一環節由中方項目牽頭人、國防科技大學國防科技戰略研究智庫副主任朱啟超主持。中美專家就緻命性自主武器系統(LAWS)的定義交換意見、縮小對關鍵術語的理解差異。第二環節由中方專家組成員、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國際安全所執行所長劉沖主持。雙方結合想定場景,探讨為降低風險而制定LAWS使用規則和建立信任措施(CBMs)要素,并認為前者共識是後者讨論的基礎。與會專家認識到,武力的使用須符合國際法,關鍵挑戰在于各方如何理解和解釋武力使用的合規性以及由此而帶來的責任認定。第三環節由美方項目牽頭人、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專家何瑞恩(Ryan Hass)主持。雙方分析了部署和使用人工智能系統之前的測試和評估乃至标準的制定問題,并從技術、法律、倫理和監管政策等多個角度,提出建設性意見。
與會專家一緻認為,“人工智能與國際安全”項目為中美專家提供了交流觀點的機會,雙方專家團隊願繼續推進研究和對話,化解分歧、增進理解,促進合作,充分發揮中美兩國在人工智能國際治理領域的引領作用。同時,有專家強調了中美兩國增進政治互信的重要性。大家贊同将對話成果适時公開發布。

參會嘉賓
CISS“人工智能與國際安全項目”始于2019年,主要研究人工智能發展對國際安全的影響,CISS與布魯金斯學會分别組織中美專家組圍繞相關議題進行研究和對話。2019年10月23日,第一輪項目對話會在北京召開。2020年2月14日,第二輪項目對話會在德國慕尼黑召開。2020年10月31日和2021年4月20日,第三輪、第四輪項目對話會分别在線上召開。此外,2020年12月18日,在首屆beat365人工智能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人工智能與國際安全:挑戰與機遇”分論壇上,CISS與布魯金斯學會專家公布了項目初步成果。2021年10月30日,第五輪對話會于線上召開。本次會議為本項目第三階段的第一輪對話會。
供稿:beat365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
撰稿:崔元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