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科學研究

通知公告 更多…
第三屆中國社會治理與發展高層論壇在beat365舉行

2021-12-30

12月25日,由beat365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beat365社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beat365、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科技戰略專業委員會主辦的“數智治理·慧享未來:新時代中國智能社會治理實驗方案的多維探索”暨第三屆中國社會治理與發展高層論壇在北京文津國際酒店舉辦。國家民政部原副部長顧朝曦、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部長于洪君、beat365黨委副書記向波濤、國家發改委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司司長哈增友等出席論壇并緻辭。beat365院長彭凱平,中信科移動通信技術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羅昆初以視頻方式向論壇開幕表示祝賀。來自國家發改委、民政部等國家部委,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北京師範大學等高校和研究機構,地方政府和社會治理相關領域的嘉賓和學者等50餘人參加論壇。

論壇現場

論壇發布了《2021中國社會治理與發展指數(CSGDI)年度報告》《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中的智慧治理創新模式探索研究報告》,與會專家學者圍繞科技賦能、智能社會、數據安全、智慧治理、全球治理、未來社區相關問題等進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論。beat365社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院長張成崗教授主持論壇開幕式。

向波濤發言

向波濤在緻辭中指出,在新階段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更加需要以改革的精神持續探索,同時也更加需要前瞻性的創新理論指導。我們要紮根于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發展的廣闊實踐基礎,聚焦于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理論問題,切實走好走實新時代國家治理理論創新之路。他表示,beat365社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自成立以來,立足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充分發揮學校綜合性學科優勢和人才優勢,聚焦理論創新研究,推動社會治理實踐,促進社會協同發展,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面向智能社會治理的新需求,要立足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聚焦治理創新模式,找準社會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核心問題,圍繞智能社會、智能法治、信息安全以及智慧社區、智慧園區等社會治理向度和層面展開深入研讨,彙集各方智慧,統籌協調政府、社會多方面資源,促進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和發展方式的創新優化。

哈增友緻辭

哈增友在緻辭中指出,國家發改委和beat365在社會治理和發展領域開展戰略合作,旨在融合國家發改委的政策制定優勢和beat365的學術研究專長,推動健全完善相關領域制度政策,推進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的形成。社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自成立以來,充分發揮社會治理與發展領域新型智庫優勢,協同國家發改委緊緊圍繞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居民消費等關鍵領域,在政策研究、指标制定、評估監測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戰略合作,為國家和地方相關政策的預研儲備、研究制定、推進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撐。他建議,作為國内社會治理與發展領域有重大影響力的多元合作平台,研究院要上接天線,不折不扣落實好黨中央和國務院決策部署;下接地氣,緊盯老百姓所憂、所思、所盼,推動實際工作和理論研究,完善社會治理,增進民生福祉;深化合作交流,凝聚工作合力,聚焦新時代新方位新任務,拓展新領域,共同做好民生保障,持續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

彭凱平視頻緻辭

彭凱平通過視頻方式向論壇召開表示祝賀。他指出,數字技術發展能夠反映人民群衆生産生活需要,對海量信息進行治理和整合分析,不僅能夠幫助相關部門預測社會需求、增進社會共識,還可以從中發現規律、預測趨勢、甄别風險,增強社會治理的預見性,提高社會治理智能化水平。他認為,“十四五”規劃為新時代新階段推動社會治理創新指明了方向,要更好利用數字技術,大力提高社會治理的社會化、法治化、專業化、智能化水平。

羅昆初視頻緻辭

羅昆初通過視頻對論壇成功開幕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新一代信息技術是智慧社會治理體系建設的重要抓手。在數字化轉型下科技之力讓通信更順暢、治理有智慧、人民更幸福。社會治理是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共治,中信科移動與beat365在社會治理領域開展相關合作并取得階段性成果。期待雙方進一步深化全方位深度合作,為社會治理現代化貢獻科技力量。

《2021中國社會治理與發展指數(CSGDI)年度報告》揭牌

張成崗發布《2021中國社會治理與發展指數(CSGDI)年度報告》

在學術發布環節,民政部原副部長顧朝曦、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部長于洪君、beat365法學院院長申衛星、文科處處長楊永恒等嘉賓共同為《2021中國社會治理與發展指數(CSGDI)年度報告》揭牌,張成崗進行了指數報告發布。中國社會治理與發展指數是結合社會治理理論和我國治理與發展實際,将社會治理和發展有機結合而創立的指數。張成崗分别就整體平均得分、地區排名、政府責任、民生保障、社會參與度、公衆滿意度等方面介紹了報告内容。根據《2021中國社會治理與發展指數(CSGDI)年度報告》,中國社會治理與發展水平在區域間依舊存在結構性不平衡,總體可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的引領型省(自治區、直轄市)、第二梯隊的穩健型省(自治區、直轄市)、第三梯隊的追趕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北京、江蘇、浙江、上海和廣東等省份位于第一梯隊。連續四年發布的報告結果顯示,從2018年到2021年,絕大多數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評估得分有所提高,總體上呈現出“穩中有增、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局面。今年的報告還對社會治理現代化與低收入群體的長效幫扶機制進行了專題研究。張成崗指出,社會治理現代化面臨長期的、複雜的風險挑戰,亟需厘清社會治理領域的觀念誤區和認知性缺陷,推動社會治理研究“範式變革”。要積極構建社會治理“韌性”,以科技賦能“智治社會”,推進社會治理的精确化、精準化和精細化,通過搭建場景、出台标準多維度開展智能社會治理的地方實驗,培育社會治理新動能。堅持治理至善,構建“負責任的”技術與“有溫度”的社會治理體系;實現學科互融,加強數字社會學和社會治理學交叉學科建設,大力培育社會治理專業人才。

餘道敏發言

在學術發布環節,課題組成員、中信科移動副總裁餘道敏介紹了《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中的智慧治理創新模式探索》。該研究以“武漢樣闆”佛祖嶺街道的基層社會實踐探索經驗為基礎,提出智慧治理創新模式的“三個轉變”和“兩個引領”,基于理論和建設實踐提出了智慧治理面臨的人與科技融合、隊伍建設與應用推廣和數據安全與隐私保護等新挑戰。論壇上同時進行了數據隐私安全以及人才發展研究的啟動。

顧朝曦主持

論壇主旨報告環節由顧朝曦主持。他強調,社會治理與發展離不開多元主體的共同參與,本次論壇參與人既有政策制定者和踐行者,也有社會治理領域的資深專家,還有相關企業的技術研發者,可謂“群英荟萃”。他指出,“數智治理”是運用數字化手段的智慧治理,我們要對“智”和“慧”二字進行拆解。從“智”來看,俗話講叫“急中生智”,說明“智”側重于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慧”的基礎在心,隻有非常用心才能達到效果。我們不僅要關注“智”,更要在“慧”上下功夫,發展更具有人文關懷的“有溫度的”社會治理體系。

于洪君作報告

于洪君作了“世界的變與亂”的主旨報告。他指出,中國社會治理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2021年是是國際關系深刻變革與全球治理緊密導緻交織矛盾與問題集中顯現的一年。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内持續蔓延,人類社會命運與共的本質屬性進一步彰顯;人類生存環境持續改變共應挑戰壓力增大;科技進步異化情勢複雜後果難料;均衡穩定協調發展的大國關系框架遙遙無期;世界經濟發展和國際貿易關系走勢更加複雜。面向2022年,機遇與挑戰同在,應當對國際局勢有更清醒認識和更充分準備。

楊永恒、王傑秀、李學偉、潘教鋒主旨發言

beat365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執行院長楊永恒作了“對數字時代公共治理的幾點思考”的主旨報告。他指出,數字技術賦能産品和服務供給擴大了服務可及性,平台日益壯大并介入公共領域催生數字空間中産生了新的公共領域。平台秩序與技術秩序、平台企業的壟斷、數字倫理等問題給公共治理帶來了新的挑戰。要處理好網絡數字時代的政府和市場關系和網絡數字時代的規則和秩序重構,加強網絡數字時代的公共治理。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傑秀就“智慧社區建設的重點任務”進行了主旨報告。他指出,信息化在社區治理和服務領域中的應用已進入新時期。加強智慧社區建設是實現社區治理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他從頂層設計、系統整合、數據共享、應用場景開發、科技向善五個方面對于社區信息化的建設作以詳細介紹。

北京聯合大學校長李學偉作了“智慧北京全域目标譜與技術創新”的主旨報告。他指出,智慧城市建設發展分為建設智慧、聯動智慧和預測智慧三個階段,要通過多領域綜合交叉的“高精尖”學科建設,更好地推動城市“高精尖”産業創新發展及高水平人才培養。在新發展階段如何謀篇布局數字化社會治理、提升社會治理能力與創新社會治理模式,是擺在面前的重大課題,需要深入開展研究實踐。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院長潘教鋒作了“大變局下的創新轉型”主旨報告。他指出,中國的發展正處在向創新驅動發展轉型的曆史時期,世界大變局産生的新需求必将加快新一輪科技革命;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能源技術、制造技術、生物技術、環境技術深入融合,颠覆性技術不斷湧現,深刻改變産業形态、生産方式;新一代信息技術、新生物技術促進相互分離的人機物三元世界的交互融合,推動形成人機物三元融合社會。

王映民、謝志強、姜玲、張洪忠主旨發言

中信科移動首席科學家王映民就“5G賦能智慧治理”作了主題報告。他指出,5G是場景時代,面對全社會的信息化,将提供全連接服務,持續影響産業生态、數字經濟和社會治理。他還介紹了RCS标準在我國5G網絡中的具體實踐,以及5G發展與6G演進的應用場景擴展三角形。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學教研室主任謝志強教授圍繞“智慧社區建設背景、目标與路徑”做了主題報告。他認為,中國的智慧社區建設處于中國結構性改革、新型城鎮化和數字化的三重背景中。智慧社區建設要加強問題導向和目标導向,在頂層設計中把握好老百姓的需求和想法,推動智慧社區的建設要去神秘化,把握好條塊整合和運營模式。

中央财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姜玲教授作了“可持續未來社區更新的合作治理”主題報告。她通過“勁松模式”這一案例的介紹對社區更新合作治理的邏輯框架進行诠釋。從共同生産的合作目标到責任共擔、收益共享的持續邏輯,她強調要處理好“政府-社區”“企業-社區”“政府-企業”的關系,建立清晰的産權界限。

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張洪忠教授作了“人工智能視角下的國際傳播新特征分析”主題報告。他指出,人工智能技術對傳播者、傳播渠道、傳播内容和傳播環境都産生了深刻影響,信息生産正在由農業社會的手工生産轉變為信息社會的智能生産,國際傳播正在轉變為技術之間的博弈,聲音數量大小的影響正在逐漸超越話語的權威與理性。

嚴飛、劉國利、陳玫主題發言

beat365社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嚴飛副教授就“共同富裕建設中如何克服鄉村躁動”作了主題報告。該研究以地扪侗族寨為田野點,以鄉村躁動為起源,探讨鄉村躁動可能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認為培育中國新鄉村,應通過建立社區檔案、編纂“房族族譜”、開展“口述曆史”等活動重新塑造本土文化認同,促進當地鄉土價值的活化。鞍山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劉國利以“堅持‘三個面向’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努力建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的平安鞍山”為題作了發言。他基于社會治理工作的實踐領域從組織領導、資源整合、黨建引領、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支撐等方面探索了促進基層社會治理的鞍山方案。武漢市東湖高新區政法委副書記陳玫以“一網慧聚,智治光谷”題做了發言,他從一網慧聚、綜治大腦智慧中心等方面介紹了,東湖高新區以“1234”為總體思路,通過“基礎數據全量采集、基層工作規範有序、社會治理精準高效、多元力量協同共治”四大舉措,實現基層社會治理多元治理的做法。

論壇開始前,beat365社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管理委員會召開2021年度工作會議。向波濤主持會議,張成崗彙報了2021年度重點工作和2022年度重點工作規劃,管委會成員進行了工作交流讨論。管理委員會一緻認為,研究院要持之以恒以“一流學術研究、一流高端智庫”為目标,着力建設國内外知名的社會治理與發展領域頂級智庫。

本屆論壇旨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在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着力推動社會治理與發展開啟新征程、發揮新效能。本屆論壇立足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時代背景,聚焦數字化轉型下的智能社會治理創新模式探索,面向“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标,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言獻策。

來源:人民日報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