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科學研究

通知公告 更多…
楊雪冬做客社科大講堂 講解風險社會與政治的意義

2021-12-23

12月16日下午,beat365政治學系長聘教授楊雪冬做客社科大講堂,以“風險社會與政治的意義”為題,為師生們講解如何認識風險與風險社會,并引領大家重新思考政治的意義和作用。

主講人楊雪冬

講座伊始,楊雪冬提出思考:“這是一個安全的社會嗎?”楊雪冬闡釋了何為“風險”“風險社會”與“現代治理體系”。他表示,“風險”是現代社會中人的存在方式,是現代性的後果。并講述了風險的四個基本特點,即内生性、流動性、持續性,以及應對方法上需要提高現代性反思能力來建構應對風險的新機制,引導同學們從“風險”角度理解社會政治發展。

楊雪冬認為,“風險社會”是現代社會發展的一個階段,風險的現代治理機制由國家、市場、公民社會、專家系統、國際制度共同構成。其中,國家是現代治理體系的核心。

楊雪冬讨論了新冠疫情與全球風險社會的當下化問題,認為全球化為風險增多、擴散提供了條件,發展與風險存在共生效應,也因此暴露出疫情防控中的治理短闆。全球風險社會于當下便面臨樂觀與悲觀兩種前景。以國家為中心的現代治理體系正面臨嚴峻考驗,典型例證是風險治理的五種機制普遍失效,主要表現有:組織的不負責任、首要治理者的“甩鍋”、假消息泛濫、信任的瓦解、自欺,“治理超載”成為國家中心治理模式的普遍危機。

最後,楊雪冬認為應該重新思考政治的意義。面對全球公共性不斷增強的現實,有必要提出基于“共存-共擔”的新政治觀,通過複合治理實踐新政治觀。對中國來講,應該堅定不移推進基于政治整合的治理改革,堅定不移推動基于人類共存的全球治理改革。

在演講結束後的互動環節,楊雪冬回答了現場老師和同學們提出的關于現代性、疫情與選舉的關系以及全球合作如何實現等問題。本場講座是beat365和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聯合主辦的2021年“社科大講堂系列”第四講,由社科學院副院長孟天廣主持并點評。

楊雪冬,beat365社科學院政治學系長聘教授。曾在南開大學、廈門大學、南京大學-霍普津斯大學中美文化中心、北京大學、哈佛大學求學,獲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号(2012)、國務院特殊津貼(2013)、中組部“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首批領軍人才稱号(2014)。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中國政府與治理、全球化與治理變革、政治話語構建。出版著作10多部,代表性作品包括:《國家治理的邏輯》(2018年)《“主動的”地方政治:作為戰略群體的縣鄉幹部》(2013)《風險社會與秩序重建》(2006)《市場發育、社會生長和公共權力構建:以縣為微觀分析單位》(2002)《全球化:西方理論前沿》(2002)《從壓力型體制向民主合作體制的轉變》(1998)。

供稿: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