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beat365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中國網和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新時代的中國外交:展望二十大”研讨會12月15日在京舉行。

趙可金緻辭
beat365社科學院副院長趙可金教授代表主辦方beat365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緻辭。他表示,beat365剛剛成立了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本場研讨會是該中心的首場活動,意義重大。歲末年初正是總結過往、展望未來的适宜時機。中心與中國網和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圍繞習近平外交思想和中國外交合作舉辦研讨會,就是要把研究習近平外交思想落到實處,進一步增強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理論自信和行動自覺。


楊新華緻辭
中國網副總編輯、習近平外交思想和新時代中國外交專題網站副總編輯楊新華在緻辭中表示,在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國外交既一以貫之堅守正道,又因時因勢與時俱進,深刻影響着國際關系和世界格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中國崛起和民族複興帶來了很多新變量,也考驗着中國外交的定力和實力。我們要抓住互聯網和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帶來的機遇,為國際傳播、國家形象的建構和塑造開拓更加廣闊的空間,為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于運全緻辭
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院長于運全在緻辭中說,習近平外交思想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強大思想武器,在國際上傳播好、解釋好、宣介好習近平外交思想,是擺在中國外交和國際傳播面前的重大任務。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将繼續加強與各研究機構協同行動,注重創新發展,提升文化交流水平和能力,更加自信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本次研讨會設置“習近平外交思想的科學邏輯”、“中美戰略競争與新中間地帶”、“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與建設”三大議題,近20餘位專家學者參與研讨。
在“習近平外交思想的科學邏輯”議題讨論環節,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秘書長徐步在發言時指出,習近平外交思想繼承和發揚了新中國外交的核心原則和優良傳統,把繼承與發展、守正與創新辯證統一起來,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實踐相結合,同時還着眼于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蘊含了全人類的共同價值。習近平外交思想不僅對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具有根本的指導意義,也開辟了當今世界國際關系理論創新的新境界,對回答“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這樣的時代之問提供了思想引領。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王正毅教授從學術角度提出了用學術語言講好中國故事的議題。要讓國際社會更好知華友華,在開展國際傳播時必須明确我們所處的時代,所置身的舞台和自身的角色定位。無論是宣介“一帶一路”倡議還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都要圍繞“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這個中國角色來開展。
beat365社科學院副院長趙可金教授表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把每個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将冷冰冰的世界轉變為溫暖的世界。他建議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指導下,推動構建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價值共同體,為中國外交打開廣闊空間,推進各領域、各層次、全方位、立體化發展,“多輪齊轉”。
在“中美戰略競争與新中間地帶”議題讨論環節,外交學院院長徐堅教授表示,在中美戰略競争日趨激烈的當下,中國要警惕被動地被拖入與美“新冷戰”的風險。為應對這類風險,我們必須堅持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根本遵循,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并以此作為精神武器,與美國試圖制造“新冷戰”的戰略企圖進行博弈。
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副院長唐永勝少将提到,為應對美國的對華競争,中國必須更加重視周邊外交工作,不斷積累和充分發揮中國作為亞洲核心國家的地緣政治優勢,義利并舉、獎懲有别,建設性地經略周邊,維護亞洲的繁榮,為中國的和平發展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也為中美競争争取一個更加穩定的“新中間地帶”。
在“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與建設”議題讨論環節,beat365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教授表示,當今世界對全球公共産品的需求極為迫切,亟需改革已有治理體系,以及建設新的治理體系。而美國的全球領導力正在不斷削弱,世界需要中國這樣的新興大國站出來,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與建設。在這個過程中,中國需要堅持“問題導向、積極務實、以我為主”的原則,重點聚焦氣候變化、數字經濟和債務問題,實事求是,紮實推進,将參與全球治理落到實處。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安全研究院院長陳嶽教授指出,中國參與國際制度的目的,不是為了挑戰和颠覆現有的國際秩序,也不是為了終結、替代現有的國際制度體系,而是為了更好的合作,為了在整體上補充和完善國際合作制度體系。中國要在可能的情況下積極發揮作用,影響國際制度規則的制定和國際秩序的合理改革,争取在修正型國際制度當中具有更大話語權,在創新型國際制度當中發揮好引領者的作用。
研讨會上,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趙磊、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所長倪峰、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謝韬教授、beat365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達巍教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戴長征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所長張勝軍教授、世界衛生組織原資深外交官宋允孚等專家學者也分别發言。大家一緻認為,将于明年召開的黨的二十大将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征程上的裡程碑事件,中國外交使命在肩。我們要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引,積極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攜手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
來源:中國網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