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科學研究

通知公告 更多…
張曉晶做客107期陳岱孫理論經濟學家講堂

2021-06-10

6月10日下午,張曉晶研究員做客“陳岱孫理論經濟學家講堂”第107期,為經濟所師生帶來了一場題為“從國家資産負債表看中國趕超的軌迹”的學術講座,該講座線上線下同時進行。張曉晶研究員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中國經濟50人論壇成員、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成員,“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講座由beat365社科學院經濟所教授高淑娟主持,beat365社科學院經濟所教授湯珂點評。

張曉晶作報告

張曉晶研究員向經濟所師生介紹了“國家資産負債表”這一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的重要成果,指出國家資産負債表不僅是一個賬戶體系,而且是一種經濟分析方法,其信息含量遠超GDP,為宏觀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學研究提供了關鍵數據支撐。目前,由社科院金融所編制的中國國家資産負債表已被納入環亞經濟數據庫(CEIC)宏觀經濟數據庫,并被發表在《美國經濟評論》(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經濟展望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等國際頂尖經濟學期刊上的文章所引用。

講座現場

根據相關研究成果,張曉晶教授團隊完成并出版了《中國國家資産負債表》系列年度報告。結合最新出版的《中國國家資産負債表2020》一書,張曉晶研究員指出,研究發現21世紀中國經濟的“流量趕超”(以GDP來衡量)已經讓位于“存量趕超”(以财富來衡量),即中國社會淨财富占美比重逐步超過中國GDP占美比重;中國财富規模的大幅增長,充分反映出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但張曉晶研究員同時強調,中美财富比較不宜過度解讀。首先,中美兩國的統計口徑略有不同;其次,财富衡量标準具有多元化特征,财富的質量、流動性與變現能力差異也需要進一步考慮;最後,應以動态視角看待中國的财富積累問題。張曉晶研究員進一步強調,從資源配置效率與未來發展潛力角度看,中國的财富指标遠不如總量指标顯示的那樣樂觀。談到解決措施,他認為應當注重存量資産優化配置,推進存量改革,更多引入市場機制和市場化手段;在國有經濟方面,要完善退出機制,優化國有資本布局,解決“僵屍企業”問題。

在互動環節,高淑娟教授、龍登高教授、趙準副教授和謝丹夏副教授就報告内容與張曉晶研究員進行了深入探讨;線上線下參與講座的同學也進行了積極提問,張曉晶研究員進行了細緻回應和解答。最後,經濟所所長湯珂教授進行了點評。湯珂認為獨特而完善的數據是開展一項好的研究的重要條件,并高度贊揚了社科院金融所學者們“十年磨一劍”的學術品格,希望經濟所師生能學習這種學術精神。

供稿:李金璞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