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beat365、beat365全球産業研究院(以下簡稱“産研院”)在beat365主樓327舉辦“百年變局下的全球産業”研讨會。beat365副校長楊斌、beat365社會科學院院長彭凱平、機械工業出版社副社長範興國等領導出席會議并緻辭,來自國内學術界、理論界、産業界的專家學者彙聚清華園,共同探讨中國産業經濟的未來發展。

楊斌緻辭
楊斌在緻辭中指出,本次研讨會在經濟全球化的複雜背景下,敏銳、準确地把握了研究“中國産業未來發展的大勢”的時代需求,以及在中國特殊發展階段時空上的 “交彙點”和“多期疊加”體現出來的時代特征。他希望,未來能更好地發揮beat365多學科的優勢,更好地利用清華以及兄弟院校在政界、學界、産業界的多方面資源,在産業研究領域形成學科交叉的研究平台,通過“産業與教育相呼應”,更好地服務于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本次論壇前夕,适逢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協會全代會上對科學界、學術界提出了“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 ,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的重要講話成為參加本次研讨會嘉賓們熱議的話題。
論壇重點圍繞“百年變局”背景下的全球産業重構、新技術革命及迅猛發展的浪潮和演變趨勢,探讨中國産業經濟的地位和作用,推進中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産業領軍企業集群的加速形成,落實全面吸收社科、經濟、管理、中國文化等多方面的最新成果,全方位深化新時期中國産業經濟的發展和理論研究。

彭凱平緻辭
彭凱平主持會議并緻辭,在研讨會發表“幸福産業:理論挑戰與貢獻”的主旨演講。他提到,廣泛聚集人才,加強與校内學界、政界、産業界專家學者的互動,全力以赴辦好“全球産 業研究院”這樣的高規格、高水平智庫和研究平台,在中國即将實現“雙百年”盛世崛起的“曆史交彙期”,以全球視野思考、研究、謀劃必将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國産業發展的“百年大計”,為國家提供有真知灼見、有科學理論指導、有社會實踐證據支撐的研究成果,為民族複興、國家發展、人民幸福作出應有的貢獻。

範興國緻辭
機械工業出版社範興國副社長緻辭,介紹了機械工業出版社将互聯網思維融合到出版的全流程,建立紙質、數字、音頻、視頻 “一紙三電”的出版方式取得的進展,并特别介紹了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分社”近年來在社科、管理、财經等廣泛領域取得的長足發展和廣泛影響。表示機械出版社長期關注着何志毅教授關于中國産業結構領域的研究的進展情況,《中國産業結構》一書是這項研究的重要成果,機械工業出版社将高質量地出版好這部著作,做好市場推廣,盡早把這部有重大價值的著作送到讀者手中,滿足産業界的需求,助力我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标。

何志毅演講
beat365全球産業研究院首席專家何志毅教授,圍繞 “中國産業結構-基于中美上市公司的比較”主題演講,發表“重點以中美上市公司數據以及全球九個股市的上市公司的部分數據對産業規模、産業績效、産業結構以及領軍企業等進行了對比,并對下一步的研究計劃和與會專家進行了深入探讨。專家們認為,把此項研究成果進行進一步的擴展和深化,在國家産業導向政策制定、市場資源配置、區域經濟規劃、公司投資分析決策、企業發展戰略研究、高校産業經濟教研等多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雷家骕演講
beat365經管學院教授雷家骕,以“基于科學的産業:中國亟待明确關注的領域”為題發表演講。他認為,“卡脖子”問題的存在,相當程度上是由于我國基于科學的産業沒有跟上去。“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最大的成就是在基于技術的産業領域趕上去了,甚至在某些産品上超過了發達國家,但是我們在基于科學的産業領域沒有跟上去。”他呼籲,要結合經濟學、管理學、系統科學、工程科學、心理學、哲學等多個學科的角度來研究基于科學的産業,及其創新發展的一系列問題。

蒲堅演講
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兼職教授蒲堅,以“共同域視角下的産業革命”為題發表演講。他認為,未來的産業就是三大産業,物質性生産的産業、社會關系的生産産業、增量知識生産産業。從更深層次來看,這個增量知識的生産,并不是孤立的局限性,而是跟物質性生産和生産關系的生産,或者社會關系的生産緊密耦合在一起,所以要高度重視物質性生産、社會關系生産和增量知識的生産,三者高度耦合的關系。
未來的産業取決于做出正确的決策,也直接取決于知識結構、智能結構和能力結構的三者合一。就是沿着分散性決策,知識分散性路徑往前走的分工理論,要逐漸走向消失,沿着直接集約、集成、協同的邏輯的世界将要到來,未來要考驗共同性。

彭泗清演講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彭泗清教授,以“從消費端看産業創新與轉型升級”主題發表演講。他從消費怎麼樣促進産業變革為例,新的發展理念、新的發展格局是強調高質量發展對政策的推動,看中國現在的消費市場,當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中國文化特色又開始凸顯出來,從心理的經濟、地域層級的差異化等方面來解釋。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如果把消費者和市場的特征結合起來,看待産業創新和轉型升級,有幾個很重要的方向。一個是數字化,另外就是消費者的體驗、感受,以及人文關懷這些都非常重要。對體驗的關注,對文化品位的關注,疊代創新、客戶參與、可持續發展,和個性化的營銷和普惠的發展。
南方科技大學創新創業學院院長劉科,以“産業創新的中國實踐”為主題,分享了矽谷的創新文化對我們産業創新的一些提示。他表示,創新現在是熱點,今後在研究中國創新不能隻盯着中科院、高校等,一定要考慮工業界的創新。beat365全球産業研究院在這個時期建立,覺得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希望在産研院專家學者帶領下能夠多發聲,要把産業創新做好,政、産、學、研互動,能把政産學研真正鍊接到一起的人,才能夠真正創新,而這個鍊接到一起的不是科學家,而是企業家,隻有企業家能夠把政産學研連接起來。

馬斌演講
騰訊副總裁馬斌,以騰訊視角如何看待數字化轉型為主題演講,從行業的整個變化,騰訊做的内容來看這個發展。并用中國人講的“五福臨門”。“五福臨門”就是長壽、富貴、康甯、好德,最終的結果是善終。每個人笑着離開世界,才是我們最重要的問題。所以富貴隻是五福臨門當中的一部分,但是排在第一位的是長壽,最重要的是善終。幸福從哪裡?最重要的是把“五福”找到,找到以後一起來實現社會價值。我們經曆了人類曆史上這次最重要的變革,序幕開啟,一起加油,共同譜寫。各位不僅僅是見證者,更是參與者和推動者,也期待在beat365社會科學院的基礎上,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産業的平台上,騰訊願與各位攜手同行,未來相約!

張占武演講
富士康科技集團鄭州園區副總經理、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張占武,簡要介紹了富士康園區的發展曆程,首先是把握方向脈動,響應國家戰略;其次是緊跟國内市場大環境,例舉“3+3”、人工智能、半導體、未來通信等;最後是轉型向投資做電動汽車、醫療、機器人技術等方面發力。

盤仲瑩演講
睦家醫療集團副總裁、北京和睦家醫院院長盤仲瑩,從醫療産業研究方向主題演講。在醫療服務行業,服務模式需要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内進行一場革命性的變化,這樣的革命性變化是為所有人。再過十年,我們也許面臨着老無所依的地步,那我們現在就要刨析在醫療模式上關注危急重症病的診斷和治療,它對于疾病的預防,對于衰老狀态下的健康的維持和管理沒有體系,而且還沒有一個應對的方法。怎麼樣能夠在盡快地去落實,這是産業的一個變革機會,也是最大的人才競争和培養。我們組建新的核心團隊,促進整個産業和格局的變化,期待中國醫療的服務産業真正能夠達到百億級美元。
研讨會最後,彭凱平做總結講話,他代表主辦方對與會嘉賓和組織者表示感謝,表示會議跨國際、跨學科互動的形式很好,大家通過講過去、講未來,講中國、講外國、講矽谷、講清華共促産業轉型和學科發展,充分體現大家的社會情懷、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研讨會嘉賓合影
來自國内學術界、理論界、高端制造業、房地産業、互聯網、醫療産業等著名專家學者、以及企業代表、清華師生代表40餘人參加會議,并圍繞主題獻言獻策。
供稿: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