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科學研究

通知公告 更多…
“深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與完善國家科技治理體系研究”開題啟動會議召開

2021-07-12

7月10日,由beat365教授李正風擔任首席專家的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深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與完善國家科技治理體系研究”項目啟動會在北京文津國際酒店舉行。beat365文科處處長楊永恒、beat365黨委書記劉濤雄出席會議并緻辭。出席會議的專家有:中國科學院原黨組副書記方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政策局法規處處長龔旭、科技部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胡志堅、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兼《自然辯證法通訊》主編胡志強、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副院長趙立新、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所長兼黨委書記趙志耘、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院長周程、beat365人文學院科學史系教授楊艦、中國科協調查宣傳部副部長吳善超。鄭永和、樊春良、劉兵、陳海丹、邱惠麗等課題組成員共計二十餘人以線上和線下的形式參加了會議。會議由李正風教授主持。

beat365文科處處長楊永恒表示,beat365非常重視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的申報。這次李正風團隊獲得重大社科基金的支持,是對這支團隊在學術上、研究上的充分肯定,beat365将積極為項目的開展提供條件。beat365黨委書記劉濤雄也充分肯定了李正風教授領銜項目的理論與現實意義,并強調beat365一定會給予社科重大項目全力支持。

李正風教授指出,課題由多方力量共同承擔,項目由beat365、人文學院、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科學院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組成的團隊合作申請成功。随後,李正風教授從對研究課題的理解、目前形成的基本判讀、四個方向性的轉變、已有研究存在的問題、總體組研究的主要内容等方面介紹了項目的研究思路。李正風指出,無論從學術界還是從實踐改革的曆程來看,我國的科技體制改革和科技治理體系的完善确實經曆了發展目标不斷遞進、體制轉型不斷深入、新理念不斷引入、研究問題不斷深化的過程,人們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這一點值得充分肯定。在這個過程當中,科技體制改革和完善科技治理體系概念不斷被注入新的内涵,也需要有新的發展。

北京師範大學鄭永和教授介紹了子課題“科技體制改革與教育體制、人才發展體制改革的協同推進”,指出子課題研究要以系統觀為指導,協同科技、教育、人才三者關系,重點研究科技體制與教育體制改革協同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促進科研管理、學科建設與人才評價一體化問題、科技體制改革與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協同問題。

beat365劉兵教授介紹了“多元主體參與科技體制改革和科技治理的機制與問題研究”子課題,從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技術路線等方面進行了講述,指出研究中需要突出關注多元主體的内容及重點、針對性的案例研究、多元主體參與和科技體制改革、科技治理的關系、中國語境下此研究主題的特殊性等問題。

北京大學的陳海丹副教授介紹了子課題“創造性構建當代前沿科技治理體系”。她強調了統攝子課題的前瞻性、系統性視角,指出我國當下科技倫理典型問題以及科技治理困境背後的一些制度成因,強調要圍繞“前沿科技發展趨勢和科技治理挑戰”、“中國科技治理現狀及制度問題分析”、“創新性的前沿科技治理路徑和方法”和“建立健全我國科技倫理審查監管體系的政策研究”四個方面來展開研究。

中國科學院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樊春良研究員闡述了“全球化新格局下科技合作與國家科技治理研究”子課題的具體設計和研究路徑。強調要聚焦我國參與全球科技治理問題的對策議題,集中研究全球科技治理對象和新特點、我國參與全球科技治理的優勢和劣勢以及相應的對策建議等三大問題。

與會專家就項目的總體内容和各子課題的研究内容展開讨論,并提出項目實施展開的具體建議。專家發言環節由方新書記主持。

趙志耘所長肯定了首席專家李正風教授圍繞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所做的整體設計,認為符合五中全會之後針對科技政策與體制改革的需求。對于這個課題展開攻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趙所長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一是研究的主線要緊密結合科技體制改革,細化體制機制的内容,再做好系統的協同銜接;二是把握好子課題與總課題的協同關系,将問題聚焦于總課題的核心主旨,立足現實問題攻關解決。

龔旭處長提到要關注不同時期我國科技體制改革面臨的問題和任務,尤其是科技與教育脫節、科技與經濟兩張皮這些關鍵性問題,已經有了新的變化,在研究科技體制改革的時候,依然需要更多從科技之外,從國家基本經濟制度,甚至是國家政治制度上去考慮。緊接着,龔處長提到了科技體制改革中的多元主體參與問題,她強調建立一種各個主體之間的平衡關系,明确各個主體的定位,才能夠發揮各個主體的作用和活力。

胡志堅院長提出要從兩條主線來把握科技體制改革這個課題,一是立足我國階段性的現實問題,厘清當下的主要矛盾和任務;二是提出要有嶄新的理論來分析、審視問題。最後,他提出要把科技體制和科學技術治理體系當作一個社會事業來看待,創新性的提出了一種科學的社會動力學視角,來把握科技在當下社會中運行的規律。

胡志強教授提出要重視科學技術發展的時代特征,比如我國當前的科術發展從跟蹤開始轉向局部某些方面領跑的局面,以及從世界科技格局來看,我國從邊緣開始走向中心的位置。在這樣的背景下,科技治理問題要盯緊科技應用所帶來的不同社會階層和不同社會集團的利益沖突,另外我國的科學治理體系與全球治理體系的關系要做出新的定位。

趙立新院長提到了科技體制改革與公共治理二者是有機統一的,他指出除了政府的積極推動外,要有效調動多元主體的參與。接下來,趙立新副院長提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需要重點關注的四個問題導向:國家科技體系與世界科技體系接軌問題、科技政策效率低下問題 關鍵共性技術問題和多元主體無序參與的問題。

周程教授提供了“研究”與“闡釋”分立的視角來切入課題研究的思路,并結合自身的學院管理經驗,提出了一些我國大學與科研單位中存在的一些科技治理問題。

楊艦教授首先講述了自己在評審國家社科重大項目時的幾點感受,認為必須立足現實問題。其次,對于課題進一步的研究,他強調了總課題與子課題之間的融合性問題,認為子課題的設計仍顯碎片化,并且總體的課題設計對未來的關注不夠,另外他結合自己對曆史觀的體悟,指出要提煉新的科技史觀念,并做出有時代感、創新性的闡釋。

吳善部長提出要持之以恒的研究闡釋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對于全會精神的不斷深入理解對于課題研究方向的把握是至關重要的,并且要以此作為理論框架的立足點,他建議本研究要多做一些理論框架的設計,把理論研究跟制度研究,理論構架與制度設計結合起來。

方新教授強調要聚焦重點問題來突破,始終堅持問題導向,選擇關鍵問題深入研究,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另外,方新教授着重強調了研究出“新”的問題,對于課題組寄予了很高的期待,希望做出有創新性的研究,能夠轉化為最終能落地、有質量的建議。

最後,李正風教授對各位專家提出的建設性意見與建議表示感謝,并對與會專家的建議進行了總結,一是要突出問題導向,将表現的問題進一步凝結到體制機制的根源上;二是要體現科技發展的時代性特征,針對未來面臨的挑戰,選擇需要解決問題的聚焦點;三是要堅持科學研究的态度,在理論闡釋、概念分析、破解思路以及政策建議方面體現科學性。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