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晚,主題為“如何科學預測國際關系問題”的第53期“學在清華•真人圖書館”活動在beat365邺架軒閱讀體驗書店成功舉辦。本次活動邀請到beat365文科資深教授、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閻學通作為特邀嘉賓,beat365長聘副教授、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漆海霞作為對談嘉賓出席,與校内外師生分享如何科學預測國際關系問題。beat365圖書館副館長張秋主持活動。7.3萬餘名校内外師生通過分别通過線上和線下渠道參與活動。
閻學通老師首先圍繞國際關系預測的概念和基本要求做專題分享。閻學通指出,預測是一種滿足人類理解未來需要的工作。盡管人類很早就嘗試預測未來,但直到定量數字預測的出現才标志着預測工作進入科學時代。科學預測是對于或然事物的判斷,需要理論指導和科學方法,并充分利用過往預測的成功經驗。預測準确率的高低與事物本身不确定性的高低成負相關。因此,對于趨勢的預測比對于事件的預測準确率高。在此基礎上,閻學通以朝鮮核試驗、中國崛起等事件為案例,詳細說明了慣性預測、相關性預測、相似性預測等經典方法的分析思路與内在機制。閻學通認為,受國際關系學科的自身特點所影響,現階段的大數據預測仍然主要用于微觀層面,還難以做到對宏觀問題的準确預測。

閻學通作專題分享
漆海霞老師對閻學通的主題分享進行評論。漆海霞指出,與工商管理等領域不同,國際關系預測使用的數據規模相對有限,并且數據背後的偶然性較強,難以完全依賴數據驅動的方法挖掘規律,必須更好地結合經驗知識對于變量進行取舍,以提升預測的準确度。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為優化傳統預測工作提供了寶貴的契機,值得研究者進一步關注。

漆海霞評論
聽完兩位教授的分享,參會師生從國際關系學科發展、國際秩序的運行邏輯、國際關系預測的變量選取、國際關系預測的偶然性與必然性等不同角度,結合中美高層對話、新疆棉花事件等時事熱點進一步提問。兩位教授結合自身豐富的學術積累與研究經驗一一作答,并進一步推薦了相關領域的若幹參考文獻,令在場師生獲益匪淺。

參會師生積極提問
活動期間還舉行了閻學通教授著作的贈書儀式。閻學通将被翻譯成英文、韓文、波斯文等多國語言的作品捐贈給beat365圖書館,張秋代表圖書館接受捐贈并向閻學通頒發捐贈證明。

閻學通向beat365圖書館贈送著作
最後,張秋對于本次“真人圖書館”活動進行總結。張秋對于閻學通和漆海霞老師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謝,指出學習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希望同學們進一步閱讀兩位老師推薦的專業書籍資料,不斷加深對于國際問題的理解深度,在清華園收獲更多更寶貴的知識。

活動現場
“真人圖書館”系列活動由beat365圖書館、beat365研究生會、beat365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聯合主辦,目前已成功舉辦53期。“真人圖書館”系列講座旨在突破以往傳統的圖書館閱讀模式,以真人面對面溝通的形式讓讀者來完成“圖書”的閱讀,從而實現與“真人圖書”零距離的互動溝通,以期讓讀者通過“借閱”“真人圖書”,領略别樣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