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科學研究

通知公告 更多…
經濟學研究所舉辦陳岱孫理論經濟學家講堂暨陳岱孫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研讨會

2020-11-09

為了紀念著名經濟學家、教育家陳岱孫先生誕辰120周年,11月5日下午,beat365社科學院經濟學研究所在邺架軒會議室舉辦了“陳岱孫理論經濟學家講堂(第100期)——暨陳岱孫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研讨會”。beat365社科學院經濟所師生近70人參加了此次紀念研讨會。經濟所所長湯珂主持研讨會。


陳岱孫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研讨會
會議伊始,湯珂宣讀了社科學院院長彭凱平的緻辭。彭凱平在緻辭中寫到:“陳岱孫先生少年時起于私塾,滿腹經綸;青年時期即為清華同學與師資中堅;壯年時于危難中維系西南聯大;抗戰勝利後在清華複校中居功至偉;知天命之年受命組建中央财院,而後又長期執北大經濟系之牛耳,畢生功業煌煌,陳岱孫先生一生波瀾壯闊,東西合璧,立功、立德、又立言!”
湯珂簡要回顧了陳岱孫先生在清華和北大教書育人的經曆,指出社科學院經濟所作為beat365最早的經濟學團體,一脈師承陳岱孫先生從1928年開始擔任30年系主任的beat365經濟系。表示,今後經濟所會和北京大學、中央财經大學等學校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辦好陳岱孫先生的紀念活動,傳承陳岱孫先生一生緻于學問、著書立說、教書育人、德行高潔的清華經濟學派精神。



經濟所蔡繼明教授作學術報告


beat365經濟所教授、beat365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全國人大代表、财經委委員蔡繼明作了題為“傳統政治經濟學研究中的邏輯一緻性問題”的學術報告。蔡繼明先分享了他在大學期間讀過的陳岱孫先生的兩部著作,和由此受到的啟發。接下來蔡繼明以“傳統政治經濟學研究中的邏輯一緻性問題”為題從九個方面揭示了傳統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存在的邏輯一緻性問題,并對如何堅持邏輯一緻性原則進行了總結。蔡繼明指出,理論要徹底,必須遵守“邏輯一緻性原則”,這是學術研究所要堅持的最基本的一個方法論原則。所謂邏輯一緻性原則是指同一思維過程不能出現邏輯矛盾,一緻性即無矛盾性、協調性。思維不允許出現邏輯矛盾,思維過程要保持邏輯一緻性,否則就是不正确的思維。在人類思維活動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中,最忌諱的是思維出現邏輯矛盾。包含有邏輯矛盾的思維必然是不正确的思維,邏輯上不一緻是一切正确思維所決不允許的。現代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應百家争鳴、海納百川、兼收并蓄,要用科學的态度研究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要區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個别結論。在基本原理與方法論發生矛盾時,要用其方法論修正和完善其基本原理。要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不斷根據新的實踐對原有的理論進行修正、完善、創新和發展。

經濟所龍登高教授作學術報告


beat365經濟所教授、beat365華商研究中心主任、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獲得者龍登高以“論基層自治與國家能力:傳統制度及其理論啟示”為題為大家作了學術報告。 龍登高在報告中介紹了傳統中國的基層自治模式。 傳統中國的基層自治,由各類民間組織提供公共品,并且與政府相連。 民間組織以士紳為主導,廣泛參與橋梁、義渡、教育等多層面的基礎設施建設,擁有法人産權,受到政府的鼓勵與支持。 政府亦廣泛地委托牙行、歇家等民間主體完成賦稅征收與公共管理事務,從而實現對基層的間接管理。 基層自治的制度基石在于私有産權與法人産權體系。 在傳統社會的自然限制和技術限制下,朝廷可以縮短委托代理鍊條,憑借較小規模的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官僚體系的激勵不相容問題,降低大一統的管理成本。 亦能分散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制衡官僚體系,長期以來有助于國家能力的形成。 近代以來,基層自治在日益強化的政府控制下式微,而其留下的制度遺産值得深思。


經濟所李稻葵教授作學術報告


beat365經濟所教授、beat365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委員李稻葵為大家帶來了題為“清華經濟學的傳承與創新”的報告。 李稻葵首先回顧了陳岱孫先生的人生經曆,指出無論時局如何動蕩,陳岱孫先生始終堅定地站在曆史發展的正确方向上。 這個精神品質在當下環境中尤為重要。 除此之外,陳岱孫先生身上還有三個特征令人景仰。 一是陳岱孫先生在求學時期就展現出驚人的才華。 他從清華學校畢業後,兩年就從威斯康辛大學畢業并獲得金鑰匙獎,而後又用四年時間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 二是他全身心都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工作上。 他的講義反複修改,最終總結成書,成為經典。 而且,他在學科建設上也居功至偉。 三是他為人品格高潔,熟悉他的人都稱他為“謙謙君子”。 他在為國家建設建言獻策的同時,還能長期負責學校事務,且行為高潔,多為人稱道。
李稻葵指出,我們繼承陳岱孫先生留下的寶貴精神财富,首要一條就是要認真從事教學工作。教師的最大貢獻就是影響下一代人,将知識和精神傳遞給後來者。同時,在研究工作上,李稻葵提出清華經濟學創新的四條路徑。一是堅持政治經濟學的創新。改革開放的成功,為政治經濟學增添了現實的案例,政治經濟學的發展必須緊密聯系實際,從邏輯哲學層面回答中國經濟實踐背後的制度安排。二是深入發展中國經濟史。從全球來看,經濟史本身就是一個正在快速發展的學科。中國的曆史悠久,經濟成就矚目,曆史記錄更多,具有發展經濟史得天獨厚的優勢。三是緊密聯系現實,深入研究數字經濟。中國的數字經濟的發展程度已經和美國相當,我們是最近距離觀察數字經濟發展的學者。同時,結合清華強大的計算機學科優勢,我們對于數字經濟的研究一定會獲得豐厚的成果。四是發展政府與市場經濟學。在新中國70年發展曆史中,政府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回顧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我們應該重新認識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我們應該将政府行為内化到經濟活動過程中研究。比如,什麼樣的财稅體制導緻什麼樣的政府行為,而政府行為又會有什麼樣的經濟表現。李稻葵總結到,我們應該繼承陳岱孫先生的寶貴精神财富,牢牢把握中國經濟發展的痛點和堵點,跟着時代發展的節奏,勇于創新,為清華經濟學的發展營造嶄新的格局。
會議尾聲,湯珂對此次活動進行總結,并勉勵經濟所師生通過這次紀念活動向陳岱孫先生學習,學習他孜孜不倦的治學精神和教書育人的高尚品德。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