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科學研究

通知公告 更多…
2013年政治學與國際關系學術共同體會議日程

2013-07-03

主辦單位:beat365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

贊助單位:王雪蓮教育基金

會議時間:2013年7月6-7日

會議地點:北京市海澱區王莊路18号西郊賓館會議中心

7月6日7:30-11:00 會議注冊

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一樓大廳

7月6日9:00-9:50

1. 主旨論壇:學術研究如何有利于外交決策(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 三樓銀杏大廳)

主持人:閻學通(beat365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

演講嘉賓:傅 瑩(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

7月6日9:00-10:20

2. “中國-東盟:合作發展的戰略機遇與挑戰”論壇(I)(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6會議室)

主持人:賀 軍(安邦集團合夥人、高級研究員)

聯系郵件:hejun@anbound.com

發言人:

馬明強(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

翁忠義(馬來西亞駐華使館商務參贊)

李 耀(中國東盟投資合作基金總裁)

杜 新(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胡祿銘(馬來西亞安邦首席代表)

蔣工穎(安邦集團研究部)

陸 軍(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

3. 第二屆全球共生論壇(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5會議室)

主持人:錢 宏(全球共生研究院)

聯系郵件:qh2012@vip.126.com

發言人:

胡守鈞(複旦大學教授):社會共生是一切國家建設的基礎

于 真(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共生思想指導下的監督機制

張純良(空軍離休幹部):也談共生

王 傑(上海交大人文學院院長):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郎遙遠(北京大學研究員):生态文明如何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

鄒紀平(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所研究員):生命之源,共生一體

7月6日 10:00-10:30 綠塢茶歇

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二樓大廳(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贊助)

7月6日10:30-12:00

4. 沃爾茲的理論影響及發展空間(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2會議室)

主持人:徐 進(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

聯系郵件:xuj@cass.org.cn

發言人:

張睿壯(南開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我們應該向沃爾茲學習什麼

閻學通(beat365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結構現實主義的理論進步空間

潘 維(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5. 國際環境變化背景下的中國外交:挑戰與應對(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7會議室)

主持人:徐 剛(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博士後)

聯系郵件:xugang8411@126.com

發言人:

朱中博(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美國重返亞太背景下的美台軍事關系

馬建英(中國海洋大學海洋政治研究所副所長):美國的全球公域戰略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盧 昊(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博士後):日本海洋戰略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王慶忠(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跨界河流水資源治理及成效:以大湄公河與萊茵河為例

林永亮(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中國能為世界提供何種觀念?

讨論人:

朱曉琦(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講師)

楊俊東(天津社會科學院東北亞所助理研究員)

程春華(中央民族大學世界民族學人類學研究中心講師)

6. 城市外交理論與實踐(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3會議室)

主持人:柯銀斌(察哈爾學會秘書長)

聯系郵件:secretariat@charhar.org.cn

發言人:

趙可金(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副教授)

餘萬裡(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

熊 炜 (外交學院副教授)

陳 維(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博士生)

讨論人:

張 鵬(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講師)

7. “社會主義生态文明”:制度框架與構想(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5會議室)

主持人:郇慶治(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聯系郵件:qzhuan@pku.edu.cn

發言人:

張根海(中國管理科學院)

郇慶治(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李宏偉(中央黨校)

林 震(北京林業大學)

李慧明(濟南大學)

8. 中東能源格局與大國博弈(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會議室)

主持人:潛旭明(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聯系郵件:qxmchris@126.com

發言人:

孫 霞(上海社科院):中東能源地緣政治

周雲亨(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後):中國的中東能源戰略

高 鵬(湘潭大學):韓國的中東政策

肖 堯(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生):中東國家政治結構分析

潛旭明(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美國對中東能源戰略的變遷

9. 中美關系與西藏問題研究(I)(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8會議室)

主持人:程早霞(哈爾濱工程大學教授)

聯系郵件:chengzaoxia@hotmail.com

發言人:

郭永虎(吉林大學教授):冷戰結束後美國國會涉藏立法新探

韓 磊(東北師範大學博士生):“國際聲援西藏運動”與“西藏問題”國際化

張建強(東北師範大學):瑙曼基金會涉藏活動探析

杜永彬(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奧巴馬時代美國西藏政策的走向

評論人:

李 晔(東北師範大學教授)

郭永虎(吉林大學教授)

參加人:

賈春陽(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博士)

10. 國際關系理論視野下的國際體系轉型(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2會議室)

主持人:王 黎(南開大學曆史學院副教授)

聯系郵件:wangziyuan1986@gmail.com

發言人:

Rizwan Naseer (巴基斯坦國防大學):Power Shift and the Evolving De-centered Globalism

Luca Bertarini(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The Rise of the Arctic Council as A Global Forum

Musarat Amin (愛丁堡大學博士後):Clashing Cultures and Shifting Order

王梓元(倫敦經濟學院國際關系學系博士候選人):Power, the State and Balance of Power: Reviving the Classical Realist Tradition in Neoclassical Realism

11. 比較政治學中的概念問題研究(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1會議室)

主持人:阙天舒(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副所長)

聯系郵件:redwater123@163.com

發言人:

阙天舒(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副教授):比較政治學概念的内涵與外延

李 輝(複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講師):民主的測量:連續統還是二分法?

遊騰飛(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聯邦主義和聯邦制概念辨析

評論人:

張春滿(霍普金斯大學)

12. 俄羅斯的地區戰略與歐亞一體化(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0會議室)

主持人:顧 炜(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聯系郵件:gwghost.96@gmail.com

發言人:

顧 炜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俄羅斯與後蘇聯空間的地區一體化:基于結構的分析

王疆婷(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日本對上海合作組織的決策及其背後邏輯

方婷婷(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博士後):俄羅斯歐亞經濟一體化戰略下的能源外交

讨論人:

韋進深(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與外交事務研究院)

蔣翊民(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南 江(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崔 铮(莫斯科大學世界政治系)

宋 博(beat365社科學院國際關系學系)

楊俊東(天津社科院)

張 建(外交學院)

萬青松(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13. 公共外交理念與實踐:老問題與新趨勢(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9會議室)

主持人:檀有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外交學系主任)

聯系郵件:tanyouzhi@hotmail.com

發言人:

黃日涵(國際關系學院助理研究員):Web2.0時代的公共外交

宋文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外交的網絡傳播路徑

孫 林(中共中央黨校博士):網絡時代的信息安全透析

讨論人:

董青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教授)

陳瑞欣(華中師範大學)

14. 貨币權力的邏輯——評《貨币與強制》(Currency and Coercion)(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8會議室)

主持人:李 巍(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講師)

聯系郵件:kindyleeway@gmail.com

發言人:

潘丹榕(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編審):上海人民出版社與國際關系作品出版

程永林(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副教授):人民币國際化與貨币政策獨立性研究

董彥良(複旦大學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博士後):貨币轉型與權力重組

劉 玮(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貨币權力的研究傳統及其拓展

15. 地方性知識/經驗對國際關系研究的啟示(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 中北廳)

主持人:李開盛(上海社科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副研究員)

聯系郵件:likaisheng2013@126.com

發言人:

漆海霞(beat365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講師):合縱的失敗與規避制衡

汪舒明(上海社科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猶太民族的獨特體驗及其國際關系思想

周玉淵(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博士後):非洲本土的國際關系思想及其文化根源

李開盛(上海社科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副研究員):“民族/國家”分裂下的國際關系重構:基于非西方視野的考察

季 鵬(暨南大學):朝貢體系中的華夏中心主義地東亞國際關系的影響

評論人:

薛 力(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

肖歡容(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16. “中國-東盟:合作發展的戰略機遇與挑戰”論壇(II)(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6會議室)

主持人:賀 軍(安邦集團高級研究員)

聯系郵件:hejun@anbound.com

發言人:

馬明強(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

翁忠義(馬來西亞駐華使館商務參贊)

李 耀(中國東盟投資合作基金總裁)

杜 新(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胡祿銘(馬來西亞安邦首席代表)

蔣工穎(安邦集團研究部)

陸 軍(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

17. 第二屆全球共生論壇(II)(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5會議室)

主持人:錢 宏(全球共生研究院)

聯系郵件:qh2012@vip.126.com

發言人:

周 振(中國人民大學):試論共生經濟學

戴明朝(廣鑒學院副院長):共生經濟與生态文明建設

朱健國(全球共生研究院研究員):共生思想調節人的身心靈健康

吳賢泰(beat365政治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如何建立現代企業的内外共生機制

孫福生(全球共生研究院研究員):在利他中利己

闫 生(青島思維爾心理咨詢中心)

7月6日13:30-15:00

18. 中國崛起的周邊困境與戰略應對(II)(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6會議室)

主持人:高 程(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當代亞太》執行主編)

聯系郵件:gaocheng@cass.org.cn

發言人:

周方銀(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孫學峰(beat365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教授)

劉 豐(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

葉海林(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

參與人:

劉 偉(人民出版社編輯)

王勇輝(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院副教授)

段嘯林(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

程永林(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副教授)

賈春陽(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陳瑞欣(華中師範大學)

蔡 亮(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鐘龍彪(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副教授)

鮑林娟(華中師範大學)

成漢平(南京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

楊友孫(江西财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政治學系教授)

徐 晶(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餘家豪(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

馬永飛(世界海關組織亞洲太平洋地區聯絡官員)

陳康令(複旦大學)

19. 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構建(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5會議室)

主持人:韓 磊(Paul Haenle,清華—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主任)

聯系郵件:phaenle@ceip.org

發言人:

閻學通(beat365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

崔立如(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

20. 國際關系視野下的新疆非傳統安全威脅及應對(I)(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2會議室)

主持人:安曉平(塔裡木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聯系郵件:axpab@sina.com

發言人:

謝貴平(塔裡木大學非傳統安全與邊疆民族發展研究中心副教授):認同建構:新疆安全治理的新路徑

張付新(塔裡木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非傳統安全視阈下新疆多元宗教與邊疆安全研究

張泰琦(塔裡木大學人文學院講師):新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與意識形态安全

郭才華(塔裡木大學非傳統安全與邊疆民族發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影響新疆安全穩定的内外部因素分析

安曉平(塔裡木大學非傳統安全與邊疆民族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新疆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特殊性及其應對

評議人:

餘潇楓(浙江大學非傳統安全與和平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21. 網絡安全與中美關系(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7會議室)

主持人:何奇松(上海政法大學教授)

聯系郵件:heqisong72@163.com

發言人:

劉 丹(澳門大學)

黃 忠(青島理工大學講師)

龔群子(廣東農工商學院)

黃蘭芳(澳門大學)

陳瑞欣(華中師範大學)

22. 國際政治中的中亞及外高加索地區(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3會議室)

主持人:肖 斌(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

聯系郵件:walkneter@gmail.com

發言人:

肖 斌(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上海合作組織的農業合作:如何從雙邊合作推動多邊合作?

曾向紅(蘭州大學中亞研究所講師):美國的中亞研究現狀

顧 炜(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俄語在中亞的現狀

王疆婷(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日本進入中亞的原因

陸 軍(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石油能源在中亞的政治意義

23. 公共外交的效果分析(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5會議室)

主持人:胡若愚(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

聯系郵件:piccolohu@hotmail.com

發言人:

曹 玮(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博士後):中國公共外交的效果及其影響因素

武 萌(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信息溝通:日本對華公共外交運作與效果研究

魯 青(國際關系學院):試析地方政府官員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

讨論人:

胡若愚(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

陳瑞欣(華中師範大學政法學院)

24. 國家身份困境與中國的公共外交:挑戰與應對(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會議室)

主持人:康 曉(北京外國語大學公共外交研究中心研究員)

聯系郵件:k-191983@163.com

發言人:

楊 毅(北京外國語大學公共外交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軟實力視角下中國人文交流機制的構建

周鑫宇(北京外國語大學公共外交研究中心研究員):加強公共外交的幾點看法

曾蕊蕊(北京外國語大學外交學專業博士生):外國民衆對華政治認知的曆史解構

康 曉(北京外國語大學公共外交研究中心研究員):規範供給失衡與中國公共外交的困境

讨論人:

張志洲(北京外國語大學公共外交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路 陽(中國華僑華人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陳瑞欣(華中師範大學)

25. 中美關系與西藏問題研究(II)(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8會議室)

主持人:郭永虎(吉林大學教授)

聯系郵件:chengzaoxia@hotmail.com

發言人:

程早霞(哈爾濱工程大學教授):冷戰結束前後《紐約時報》對中國西藏的報道

李冠群(南京大學博士後):俄羅斯藏學研究人員談所謂的“西藏問題”

王林平(哈爾濱工程大學副教授):美國藏人社區的涉藏活動及其影響

戴道昆(浙江工商大學講師):木斯塘藏人武裝截獲的中國軍方最重要情報:《工作通訊》分析

評論人:

程早霞(哈爾濱工程大學教授)

參加人:

賈春陽(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

26. 對外政策分析的理論發展與實踐工具(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2會議室)

主持人:黃海濤(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講師)

聯系郵箱:huanght@nankai.edu.cn

發言人:

韓召穎(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對外政策分析與國際關系研究

袁偉華(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對外政策分析中的角色理論:概念與解釋機制

宋曉麗(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小集團思維與美國發動伊站的決策過程

遲 永(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将錯就錯還是改弦更張?評《事與願違:負面反饋下的對外政策制定》

評論人:

賀 凱(美國猶他州立大學助理教授)

陳小鼎(蘭州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

27. 比較政治學中的國别研究:權力與制度變遷(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1會議室)

主持人:遊騰飛(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聯系郵箱:ytf1213@aliyun.com

發言人:

吳 宇(西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講師):戰後德國與日本政治轉型的政治文化分析

蕭衡鍾(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世界體系的意識形态霸權:從華盛頓共識到北京共識

遊騰飛(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所助理研究員):美國聯邦制研究:複合權力結構與縱向權力關系變遷

田曉紅(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墨西哥公民社會運動與民主轉型

讨論人:

阙天舒(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副所長)

28. 新形勢下的中國和中東歐國家關系(I)(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0會議室)

主持人:孔田平(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

聯系郵箱:liuzk@cass.org.cn

孔田平(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和中東歐關系最新動态

郇慶治(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教授):中東歐地區形勢

楊友孫(江西财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中國和中東歐關系述評

鞠維偉(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後):中國和中東歐關系定量分析

孫舒甯(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中國和中東歐關系評價

評論人:

宋曉敏(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編輯部主任)

29. 中國古代曆史與西方國際關系理論(I)(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9會議室)

主持人:漆海霞(beat365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講師)

聯系郵件:oceanqi@126.com

發言人:

餘 麗(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政治系教授):國際體系變革與安全突破——基于《孫子兵法》安全戰略的分析

王 銘(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博士後):“帝國”與“天下”叙述:當代美國“世界新秩序”與中華帝國“天下秩序”的比較

王日華(廣東省委黨校副教授):國際關系理論中的曆史主義

楊 原(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崛起國如何與霸權國争奪小國

評論人:

周方銀(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徐 進(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

30. 能源“走出去”的風險防控(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8會議室)

主持人:王海濱(中化集團高級經濟師)

聯系郵件:haibin0909@gmail.com

發言人:

趙宏圖(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

李曉鋒(中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公司高級工程師)

馬 妍(北京大學):中國在中東地區能源投資的政治風險

龔 婷(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美國研究部研究實習員)

餘家豪(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

黃日涵(國際關系學院助理研究員):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政治風險及其防範:以煤炭企業為例

31. 後危機時代國際氣候政治格局的變遷與中國的戰略選擇(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 中北廳)

主持人:李慧明(濟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講師)

聯系郵件:lhuim@163.com

發言人:

趙 斌(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新興大國氣候政治研究:變化機制與身份視角

馮存萬(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法國氣候外交及其相關問題評析

陳 俊(湖北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全球氣候合作與政治義務

李慧明(濟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講師):歐盟在“後哥本哈根”國際氣候談判中的作用及影響分析

評論人:

馬建英(中國海洋大學海洋政治研究所副所長)

李洪濤(濟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講師)

7月6日 15:00-15:30 綠塢茶歇

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二樓大廳(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贊助)

7月6日15:30-17:00

32. 中國崛起的周邊困境與戰略應對(II)(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6會議室)

主持人:高 程(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當代亞太》執行主編)

聯系郵件:gaocheng@cass.org.cn

發言人:

曲 博(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副教授)

賀 凱(猶他州立大學助理教授)

由 冀(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

趙可金(beat365中國戰略與公共外交中心主任):中國崛起與周邊地緣戰略依托

趙明昊(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亞洲二元結構與中國周邊戰略

參與人:

劉 偉(人民出版社編輯)

王勇輝(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院副教授)

段嘯林(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

程永林(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副教授)

賈春陽(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陳瑞欣(華中師範大學)

蔡 亮(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鐘龍彪(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副教授)

鮑林娟(華中師範大學)

成漢平(南京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

楊友孫(江西财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政治學系教授)

徐 晶(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餘家豪(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

馬永飛(世界海關組織亞洲太平洋地區聯絡官員)

陳康令(複旦大學)

33. 中國外交的“道”與“術”(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5會議室)

主持人:任 曉(複旦大學教授)

聯系郵件:renxiao2006@fudan.edu.cn

發言人:

查道炯(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王 帆(外交學院教授)

趙可金(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副主任)

評論人:

王義桅(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34. 國際關系視野下的新疆非傳統安全威脅及應對(II)(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2會議室)

主持人:安曉平(塔裡木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聯系郵件:axpab@sina.com

發言人:

餘潇楓(浙江大學非傳統安全與和平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王志剛(塔裡木大學人文學院黨委書記)

謝貴平(塔裡木大學非傳統安全與邊疆民族發展研究中心副教授)

高汝東(塔裡木大學非傳統安全與邊疆民族發展研究中心副教授)

張付新(塔裡木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

王成濤(塔裡木大學人文學院講師)

35. 網絡安全與治理(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7會議室)

餘 麗(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安全與規範:中國互聯網戰略的建構

任俊英(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互聯網對全球化的深化與發展

馬潤凡(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互聯網對中國政黨制度安全的挑戰及應對:基于制度認同的視角

韓 恒(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公民網絡維權的内在機理

董克汨(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網絡恐怖主義的新變化與全球網絡治理

徐龍第(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戰争法在網絡空間的适用性

評論人:

宋 偉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

李開盛 (上海社科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副教授)

陳紹鋒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

參加人:

李 楊(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馬俊馳(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朱登浩(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李 楓(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李 鵬(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李星霖(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範雨帆(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李 濤(外交學院)

任中義(鄭州大學)

韓晶晶(華中師範大學)

李大陽(廈門大學)

王高陽(複旦大學)

王隽毅(外交學院)

36. 北方航道與俄羅斯的北極戰略(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3會議室)

主持人:韋進深(上海外國語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

聯系郵件:weichen1840@163.com

發言人:

馬 斌(複旦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

顧 炜(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許善品(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

37. 制衡戰略的多種選擇: 理論與實踐(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5會議室)

主持人:賀 凱(猶他州立大學助理教授)

聯系郵件:Kai.He@usu.edu

發言人:

淩勝利(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美國與中蘇同盟:美國分化中蘇同盟的一個視角

王偉光(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美國霸權為什麼存在:基于Waltz理論的反思與猜想

節大磊(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講師):如何約束聯盟夥伴

評論人:

劉 豐(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

38. 方法論與國際關系研究(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會議室)

主持人:魏斯瑩(外交學院)

聯系郵箱:weisiyingcfau@sina.com

發言人:

周玥晗(外交學院)

魏斯瑩(外交學院)

劉靜烨(外交學院)

趙海清(外交學院)

評論人:

曲 博(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副教授)

39. 台灣政治發展與兩岸關系制度化建設(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8會議室)

主持人:李 鵬(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

聯系郵箱:lipeng5892@163.com

發言人:

朱松嶺(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

陳 星(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

王鴻志(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

評論人:

徐家勇(海峽兩岸關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朱中博(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蕭衡鐘(中國文化大學)

40. 國内政治、傳媒與國際關系(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2會議室)

主持人:肖歡容(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聯系郵件:xiaohr@vip.sina.com

發言人:

李開盛(上海社科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副教授):互聯網上的國際觀:基于幾個樣本的考察

劉 朋(中國傳媒大學輿情研究所講師):尼克松訪華前中共的大衆說服

李忠林(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印度媒體反華報道及其對中印關系的影響

賴钰麟(beat365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後):Self-discipline, Access-gaining, and Mediation: The Strategies of Transnational Advocacy Networks in China at the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s

何祥武(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國際關系學系講師):美國對華輿論戰争的形式與邏輯根源

讨論人:

張 勇(中央黨校國際戰略所)

陳瑞欣(華中師範大學國際政治學)

王成立(美國内華達大學政治學系)

41. 是否應堅持不幹涉原則?(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1會議室)

主持人:邢 悅(beat365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教授)

聯系郵件:xingyue@mail.tsinghua.edu.cn

發言人:

周曉加(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國際幹涉?

任 慕(日本立命館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對不幹涉政策與幹涉行為之間的矛盾分析

汪舒明(上海社科院國際政治理論研究室副主任):“保護的責任”與“大國外交”轉向

廉 旭(中國政法大學):國際人道主義幹預及其合法性:以利比亞為例

42. 新形勢下的中國和中東歐國家關系(II)(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0會議室)

主持人:孔田平(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

聯系郵箱:liuzk@cass.org.cn

發言人:

孔田平(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和中東歐關系最新動态

劉作奎(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和中東歐務實合作評述

項佐濤(中央編譯局博士後):中國和中東歐關系考察

張 鵬(中央财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講師):中國和西巴爾幹國家關系

姬文剛(山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講師):中國投資中東歐

趙洪寶(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博士):對中東歐的認知

評論人:

宋曉敏(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編輯部主任)

43. 中國古代曆史與西方國際關系理論(II)(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9會議室)

主持人:漆海霞(beat365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講師)

聯系郵件:oceanqi@126.com

發言人:

楊倩如(河北大學曆史學院):年鑒學派對于中西傳統史學批評的再批評

陳康令(複旦大學):甲午戰争後的中朝宗藩觀念初探:一種理念主義視角

徐雨飛(華中師範大學):中西方政治哲學比較

丁榕俊(外交學院):中國國際關系研究的理論與實踐

評論人:

周方銀(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徐 進(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

44. Empirical Analysis of Security and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China's Rise(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8會議室)

主持人:PANG Xun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singhua University)

聯系郵箱:xpwustl@gmail.com,xpang@tsinghua.edu

發言人:

Jun XIANG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Global Affairs, Rutgers University):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China's Peaceful Rise

Daniel C. O’Neill (Assistant Professor of Political Scienc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the Pacific): Playing Risk: Chi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ames Lee ( Princeton University):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Outward FDI in the US and the EU

評論人:

Lynette Ong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Toronto)

45. 聯合國與全球治理(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 中北廳)

主持人:盛紅生(浙江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

聯系郵箱:adamsheng@163.com

發言人:

邱昌情(複旦大學):利比亞内戰後的國家重建與聯合國的作用探析

周佳松(浙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公權-私權-制度-公共利益-國家

金 龍(浙江理工大學法政學院):全球治理視野下的國際争端解決:以朝鮮核問題為例

盛紅生(浙江理工大學法政學院教授):新興國家群體性崛起與後冷戰國際法律秩序

周 勇(浙江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王 淼(浙江理工大學法政學院)

評論人:

周志發(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7月7日8:30-10:00

46. 中國非傳統安全威脅識别、評估與應對(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6會議室)

主持人:餘潇楓(浙江大學非傳統安全與和平發展研究中心教授)

聯系郵件:yuxiaofeng@zju.edu.cn

發言人:

樊守政(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警務戰略戰術研究室主任):當前中東北非恐怖主義發展态勢:威脅與應對

董 賀(吉林大學行政學院):中國東北邊疆非法移民問題探析

謝貴平(塔裡木大學非傳統拿權與民族發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和合主義與邊疆安全治理

廖丹子(浙江财經大學财政與公共管理學院講師):“多源性非傳統安全”與中國“現代民防”體制建構

周 冉(浙江大學): 非傳統安全威脅識别理論探析

評論人:

陳德敏(重慶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王文臣(南京陸軍指揮學院國防動員系民防教研室教授)

魏志江(中山大學韓國研究所所長)

盛紅生(浙江理工大學法政學院教授)

李曉敏(浙江省委黨校政治學教研部教授)

李開盛(湘潭大學哲學與曆史文化學院副教授)

47. 中國經濟外交:理論、政策、研究(I)(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5會議室)

主持人:王宏禹(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講師)

聯系郵件:Hongyuruc@gmail.com

發言人:

張曉通(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西方經濟外交理論研究現狀及其對我的啟示

趙 柯(社科院歐洲所):經濟外交應該為貨币國際化貢獻什麼?德國馬克與日元國際化路徑的比較

李 巍(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講師):周小川和他領導的貨币外交

王宏禹(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講師):《經濟外交》(Journal of Economic Diplomacy)電子期刊與研究共同體的構建

讨論人:

郭周明(《國際貿易》副主編)

宿 亮(新華社國際部記者)

黃一玲(複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博士後)

白雲真(中央财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講師)

賴雪儀(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歐洲中心博士後)

馬永飛(世界海關組織亞太區聯絡官員)

參與人:

龔 婧(武漢大學)

周 舟(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48. 全球化中國與變動的世界秩序:權力、制度和身份(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2會議室)

主持人:張春滿(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生)

聯系郵件:chunmanzhang@gmail.com

發言人:

張春滿(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理解中國對世界秩序的态度

周志發(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全球化中國與變動的世界秩序:基于容錯性民主理論的視角

韓 真(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政治學系):全球化時代西方國家對權力的重新定義和新的量化研究方法

程永林(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副教授):全球治理困境與中國走出去的戰略風險管理研究

評論人:

劉建偉(中央财經大學國防經濟與管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蕭衡鍾(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49. 發展中國家研究與中國外交政策:困境與前景(I)(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7會議室)

主持人:張傳傑(beat365發展中國家項目主任)

聯系郵箱:bfsu2004@aliyun.comthzthu@126.com

發言人:

塗華忠(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巴基斯坦研究

王 強(北京大學蒙古語言文化研究生)

李子昕(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所):中東研究

姚 穎(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緬甸研究

張亞琦(北京外國語大學馬來語專業外交部遴選生)

讨論人:

楊崇聖(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南非研究

50. 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論文發表經驗談(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3會議室)

主持人:孫學峰(beat365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教授)

聯系郵件:sunxf19@gmail.com

發言人:

賀 凱(猶他州立大學助理教授)

龐 珣(beat365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教授)

陳 碩(複旦大學經濟學院講師)

評論人:

節大磊(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講師)

莊俊舉(《國際政治研究》編輯部主任)

51. 當代中國政治:史料與研究(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5會議室)

主持人:劉憲閣(沈陽大學文化傳媒學院教授)

聯系郵件:liuxiange007@gmail.com

發言人:

李 洋(北京大學曆史學系):初進大工廠:1949年前後對石景山鋼鐵廠接管的曆史考察

張 放(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博士):1952年前後小學教師的思想變革

于之偉(遼甯社科院助理研究員):是社會主義企業的根本管理制度,還是一時之策?鞍鋼憲法再考察

劉憲閣(沈陽大學文化傳媒學院教授):

評議人:

李國芳(中央黨校副教授)

52. 崛起國與霸權國:中美建立新型大國關系面臨的困難(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會議室)

主持人:陳寒溪(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聯系郵件:chenhanxi2000@163.com

發言人:

周方銀(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美建立新型大國關系的困難

劉 豐(南開大學國際關系學系副教授):崛起國與霸權國互動模式演化:曆史案例

楊 原(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崛起國與霸權國互動模式演化的條件

參與讨論人:

公為明(遼甯大學)

熊 興(華中師範大學)

周志發(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葉淑蘭(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講師)

劉子奎(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王成立(美國内華達大學政治學系)

53. 智庫外交與中美人文交流(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8會議室)

主持人:趙曙光(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博士後)

聯系郵箱:pkush@126.com

發言人:

馬 斌(複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美國反俄遊說團體及其影響

馬建英(中國海洋大學海洋政治研究所副所長):智庫外交及其運行機制

冉 聃(中山大學翻譯學院):高層磋商機制與中美人文交流

胡勇(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政學院講師):美國智庫外交對中國公共外交的借鑒意義

評論人:

魯世巍(beat365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宗 偉(神華集團海外部研究員)

54. 歐洲的社會主義是怎麼失敗的?(I)(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2會議室)

主持人:田德文(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

聯系郵件:tiandw@cass.org.cn

發言人:

馬勝利(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

邝 楊(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

楊解樸(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

郭靈鳳(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

讨論人:

彭姝祎(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

張海洋(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謝 瓊(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

張金嶺(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

評論人:

史志欽(beat365教授)

55. 政治合法性的曆史演變與現狀診斷(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1會議室)

主持人:馬得勇(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

聯系郵件:madeyong@nankai.edu.cn

發言人:

馬得勇(南開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網民的政治信任:以天涯和新浪微博用戶為例

唐海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講師):增長合法性與韋伯理論:卡裡斯瑪型權威的演變

公為明(遼甯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韓國和新加坡的民主轉型經驗

陳榮卓(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院副教授):農業現代化過程中的農民權益保障機制研究

蕭衡鐘(中國文化大學):從孫中山先生之民權學說看兩岸政治發展前景

楊鵬飛(南開大學政府管理學院):責任政黨理論與執政黨合法性建設

李濟時(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合法性危機與政治轉型

56. 中國的環境政治與生态現代化戰略(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0會議室)

主持人:李 霞(濟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聯系郵件:lhuim@163.com

發言人:

郇慶治(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21世紀以來的西方生态資本主義理論

郦 莉(外交學院助理研究員):綠色變革視角下的環境公共管治理論

袁志彬(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第三次工業革命與上海市發展能源互聯網的政策建議

評論人:

李慧明(濟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講師)

57. 政策創新的跨國和跨地區學習(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9會議室)

主持人:朱旭峰(beat365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聯系郵件:zhuxufeng@tsinghua.edu.cn

發言人:

劉 偉(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從多樣、趨同、到擴散:基于我國績效管理實踐的政策擴散

朱旭峰(beat365公共管理學院):中國地方政府的政策創新與擴散

陳家喜(深圳大學當代中國政治研究所):政績驅動與我國地方政府創新的動力模型分析

周 望(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如何“先試先行”?央地互動視角下的政策試點啟動機制研究

董 陽(中國科學院大學):漸進觸發式問題流導向的環境政策建構:以《環境空氣質量标準》修訂的政策過程為例

參與人:

簡旭伸(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王程韡(beat365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

張友浪(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

張 克(beat365公共管理學院)

58. 中國經濟發展的制度分析(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8會議室)

主持人:鄭 宇(康涅迪格大學政治學助理教授)

聯系郵件:yu.zheng@uconn.edu

發言人:

鄭 宇(康涅迪格大學政治學助理教授)

章 奇(複旦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

褚高斯 (印第安納大學中國政治與商務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59. 國際關系定量研究(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 中北廳)

主持人:漆海霞(beat365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講師)

聯系郵件:oceanqi@126.com

發言人:

周建仁(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

張佐莉(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

吳澤林(中共江蘇省委黨校):美國國際關系數據庫建設及對中國的啟示

陳 然(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國際組織調停國際沖突:兼談國際調停數據庫的應用與完善

7月7日 10:00-10:30 茶歇

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二樓大廳(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贊助)

7月7日10:30-12:00

60. 樸槿惠上台後的中朝、中韓關系與朝鮮半島局勢(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6會議室)

主持人:魏志江(中山大學韓國研究所所長)

聯系郵箱:wzj880@hotmail.com

發言人:

陳 卓(韓國韓國學中央研究院):樸槿惠政府的半島政策與南北韓關系新走向

李昌衡(韓國國防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主任):朝核問題與韓中合作

李家成(遼甯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國際政治系講師):中國對朝戰略調整:可能與空間

申 韬(遼甯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新時期的朝鮮對外戰略

61. 中國經濟外交:理論、政策、研究(II)(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5會議室)

主持人:王宏禹(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講師)

聯系郵件:Hongyuruc@gmail.com

發言人:

黃一玲(複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博士後):中國“走出去”戰略實施過程中的政治風險分析:中國企業對美直接投資為例

白雲真(中央财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講師):經濟外交與中國對美直接投資

賴雪儀(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歐洲中心博士後):中國對非洲經濟外交

馬永飛(世界海關組織亞太區聯絡官員)

讨論人:

郭周明(《國際貿易》副主編)

宿 亮(新華社國際部記者)

張曉通(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趙 柯(社科院歐洲所博士)

李 巍(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講師)

參與人:

龔 婧(武漢大學)

周 舟(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62. 東亞經濟合作:轉型與挑戰(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2會議室)

主持人:王勇輝(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院副教授)

聯系郵件:wyhui0427@163.com

發言人:

熊李力(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東亞區域經濟合作:制度培育市場還是市場催生制度

李 巍(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講師):東亞政治紛争與經濟合作的雙軌制

鄧海清(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從政治視角看美國的TPP霸權戰略

王勇輝(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院副教授):東亞經濟合作轉型與中國面臨的挑戰

63. 發展中國家研究與中國外交政策:困境與前景(II)(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7會議室)

主持人:張傳傑(beat365發展中國家項目主任)

聯系郵箱:bfsu2004@aliyun.comthzthu@126.com

發言人:

許 娟(中國政法大學國際關系學):印度研究

傅聰聰(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馬來西亞研究

劉岚雨(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伊朗研究

李 音(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委内瑞拉研究

鄭 楠(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哈薩克斯坦研究

讨論人:

楊崇聖(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南非研究

64. 未來十年的中美關系和東亞地緣格局(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3會議室)

主持人:懷 暢(海南海洋安全與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聯系郵件:huaichang001@163.com

發言人:

戴 旭(解放軍國防大學防務學院教授):美國未來對中國的戰略圍堵和中國面臨的危機

程亞文(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略部研究員):從人口、貿易的變化看東亞地區格局變化

王鼎傑(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戰略研究部部長):美國在亞太地區戰略布局的實質與以往戰略研究的盲區

李寒秋(湖南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室副主任):未來十年亞太地區的地緣格局變化

孫 奪(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未來十年的朝鮮半島局勢和中國的破解之道

魏紅霞(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美國再平衡政策的未來影響和亞太反應

評論人:

胡 泊(哈爾濱工程大學教授)

65. 史學視角下的政治與傳播(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5會議室)

主持人:劉憲閣(沈陽大學文化傳媒學院教授)

聯系郵件:liuxiange007@gmail.com

發言人:

白文剛(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中國古代王朝合法性建構中的政治傳播

張露璐(中國傳媒大學講師):批評與自我批評:以人民日報為線索

賀心穎(首都經貿大學講師):曹聚人适然史觀及其論争

劉憲閣(沈陽大學文化傳媒學院教授):内部參考與當代中國的政治傳播

評議人:

唐海華(中國人民大學講師)

66. 從實力到影響:國際政治中的力量轉化(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會議室)

主持人:劉 豐(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

聯系郵件:liufeng00@gmail.com

發言人:

陳寒溪(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

張曉通(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陳小鼎(蘭州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

任 琳(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評論人:

王偉光(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

67. 中國與周邊“小國”的關系:研究路徑(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8會議室)

主持人:查道炯(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聯系郵件:zhadaojiong@pku.edu.cn

發言人:

程永林(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戰略效應評估:基于成本-收益分析框架

張 鵬(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講師):周邊外交及邊境省區與跨區域國際合作

方婷婷(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博士後):中國周邊外交中的能源因素

劉若楠(beat365):冷戰後越南在中美之間安全平衡的動因

張樹明 (燕山大學): 中國—阿富汗關系問題

68. 歐洲的社會主義是怎麼失敗的?(II)(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2會議室)

主持人:田德文(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

聯系郵件:tiandw@cass.org.cn

發言人:

彭姝祎(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

張海洋(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謝 瓊(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

張金嶺(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

讨論人:

馬勝利(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

邝 楊(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

楊解樸(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

郭靈鳳(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

評論人:

史志欽(beat365教授)

69. 國際體系壓力下後期民族國家的國家構建與國家戰略(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1會議室)

主持人:李 侃(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聯系郵件:beimingke-lk@163.com

發言人:

鄧好雨(北京大學學國際關系學院):如何攥緊錢包:近代早期中日中央政權的稅政分化(1860至1880年代)

康 傑(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後期國家建構的部門割據與對外戰略失控:以德、日、蘇為案例

李 侃(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博士生):兩極體系下的戰略權衡與國家動員:另一個角度看1949—1972年中國防禦性現實主義安全政策的形成

70. 微博時代的政治傳播現象(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0會議室)

主持人:楊月輝(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網絡數據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輿情分析師)

聯系郵件:19860317nb@163.com

發言人:

馬得勇(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中國網民的左與右:問卷調查初步分析

周智秋(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賦權的迷思:草根微博維權路徑及困境探究

方樂迪(大公網時政評論員):政治“謠言”與新聞報道的互動

楊月輝(中科院計算所網絡數據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微博“名人公知體”現象研究

評論人:

單學剛(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副秘書長)

71. 公共政策的國際趨同和趨異(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9會議室)

主持人:朱旭峰(beat365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聯系郵件:zhuxufeng@tsinghua.edu.cn

發言人:

果 佳(北京師範大學管理學院):改革開放後中國環境政策變遷研究:政策學習的視角

吳雁飛(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風能發展的政策擴散分析:試論社會心理因素對跨國政策擴散的影響

俞晗之(beat365公共管理學院):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标的國家政策趨同研究:基于非洲國家2000-2010年面闆數據的實證分析

趙 慧(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中國社會政策創新及政策擴散:以養老保險政策為例

參與人:

于曉虹(beat365政治學系講師)

林文昕(北京外國語大學俄語學院)

史冬波(beat365公共管理學院)

田斯羽(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

張 鵬(上外國語大學管理學院)

72. 多維視野下的中東變局(I)(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8會議室)

主持人:賀 鑒(湘潭大學非洲法律與社會研究中心副主任、哲學與曆史文化學院教授)

聯系郵箱:hj1975xtu@xtu.edu.com

發言人:

王林聰(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北非變局的國際影響

朱偉東(湘潭大學法學院教授):北非變局後中國對非投資的法律保護問題

賀 鑒(湘潭大學非洲法律與社會研究中心副主任):北非阿拉伯國家憲法變遷與憲政發展及其啟示

讨論人:

詹世明(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西亞非洲》編輯部副主任)

溫 娟(外交學院)

趙 芳(對外經貿大學)

陳楷鑫(湘潭大學)

黃龍宵(湘潭大學)

73. 經濟制裁與對外戰略:比較與借鑒(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 中北廳)

主持人:劉建偉(中央财經大學國防經濟與管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聯系郵件:claywei@163.com

發言人:

李金祥(上海金融學院講師):評估聯合國制裁恐怖主義制度的有效性

馬 斌(複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國際發展援助效力争論與分析路徑

高汝仕(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博士):時間偏好與經濟制裁

劉建偉(中央财經大學助理研究員):中國實施經濟制裁可行嗎?

評論人:

阮建平(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張春滿(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政治系)

讨論人:

張樹明(燕山大學國際關系學系講師)

董彥良(複旦大學管理學院博士後)

周雲亨(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後)

王 雙(浙江外國語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甄 妮(複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

周 舟(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7月7日13:30-15:00

74. 全球海洋戰略新格局與中國海洋強國戰略(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6會議室)

主持人:趙青海(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海洋安全與合作中心主任)

聯系郵箱:zhaoqinghai@ciis.org.cn

發言人:

曹文振(中國海洋大學教授):中國海洋強國戰略與中國夢

藍建學(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海洋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當前中國在海上方向面臨的主要問題及思考

徐龍第(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海軍外交與海洋安全環境維護

曹 群(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海洋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海洋維權鬥争中的軟實力問題:以釣魚島問題為例

沈雅梅(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海洋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美國與國際海洋法及其啟示

趙青海(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海洋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印太”概念的興起及其對中國的含義

評論人:

宋均營(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杜 蘭(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75. 公衆輿論、政治與對外政策(I)(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5會議室)

主持人:張傳傑(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講師)

聯系郵箱:chuanjie.zhang@tsinghua.edu.cn

發言人:

魯世巍(beat365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國内民意對中國外交的影響及對策

韓冬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中國公衆對國際移民的态度

陳定定(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管理系助理教授):海外留學生對中國發展前景和海龜的看法

評論人:

董禮勝(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謝 韬(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教授)

76. 中國外交話語權的構建路徑及其前景(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2會議室)

主持人:陳小鼎(蘭州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

聯系郵箱:cxd1983120@163.com

發言人:

陳小鼎(蘭州大學中亞研究所副教授):評估中國外交話語體系的競争力

宋 偉(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如何衡量中國的外交話語權

李 巍(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講師):中國外交中的道義與價值問題

董青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戰略塑造、大國責任與中國外交話語

評論人:

劉 豐(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

參與人:

王亞琪(蘭州大學)

王術森(蘭州大學)

陳佳歡(蘭州大學)

馬 茹(蘭州大學)

77. 大國關系與全球治理(I)(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7會議室)

主持人:徐 進(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

聯系郵件:xuj@cass.org.cn

發言人:

陳向陽(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所長):後危機時期大國關系的新格局與新氣象

馮維江(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全球治理的大國基礎

申 韬(遼甯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碩士研究生):俄羅斯的亞太戰略及對中俄關系的影響

78. 如何在國内專業期刊發表文章(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3會議室)

主持人:陳志瑞(外交學院《外交評論》執行主編)

聯系郵件:oceanqi@126.com

參與期刊:

《當代亞太》

《國際政治科學》

《外交評論》

《國際安全研究》

《世界經濟與政治》

79. 東北亞局勢與中俄關系的發展(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5會議室)

主持人:楊 雷(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

聯系郵件:yangler@163.com

發言人:

楊 雷(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俄日關系的發展及其對中俄關系的影響

申 韬(遼甯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俄羅斯亞太戰略和中俄關系

楊俊東(天津社科院):俄日關系現狀與展望

80. 中俄戰略關系(I)(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會議室)

主持人:司樂如(清華-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研究員)

聯系郵箱:lsaalman@ceip.org

發言人:

馬建光(國防科技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副主任):俄羅斯加大遠東軍事力量建設的戰略考量

邊曉強(北京大學):中俄核關系的曆史

顧國良(中國社會科學院):中俄核戰略之比較

鄒雲華(獨立軍控專家):禁止太空武器化的中俄合作

讨論人:

吳日強(中國人民大學)

司樂如(清華-卡内基)

馬 斌(複旦大學)

張 建(外交學院)

81. 古代東亞國際秩序、體系的理論與曆史(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8會議室)

主持人:王 銘(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博士後)

聯系郵件:wangming06@tsinghua.org.cn

發言人:

王 銘(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博士後):“天下秩序”模式的複制:唐代東北亞國家間的形象認知

陳康令(複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試析古代東亞和平大勢:拟血緣集體認同的實踐與啟示

楊倩如(河北大學曆史學院講師):誰是“中國”?試論東亞曆史上各民族對于“中國”概念的闡釋與認同

82. 政治學方法論的發展與應用(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2會議室)

主持人:蘇毓淞(beat365政治學系副教授)

聯系郵件:suyusung@tsinghua.edu.cn

發言人:

王 篪(哈佛大學社會學系):Musical Tastes Revisited: A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陸家歡(馬裡蘭大學帕克分校公共政策學院):The Performance of Performance-based Contracting in Human Services: A Propensity Score Analysis

孟天廣(beat365政治學系博士後):“同侪效應”與“鄰裡效應”:地級市非稅收入規模膨脹的政治邏輯——基于空間面闆的分析

83. 國際體系中的歐盟是個什麼樣的力量?(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1會議室)

主持人:陳水勝(外交學院)

聯系郵件:cssgqb@aliyun.com,cssgqb@sohu.com

發言人:

席桂桂(外交學院):歐盟災難外交:從印度洋海嘯說起

吳鑫凱(外交學院):希拉克時期的法國對外關系

崔 瑾(廈門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美國戰略東移與歐盟的選擇

陳水勝(外交學院):前進還是後退?試論歐債危機陰影下的歐洲一體化事業

讨論人:

王亞甯(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教授)

84. 朝鮮核戰略與東北亞安全:挑戰與應戰(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0會議室)

主持人:李家成(遼甯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國際政治系講師)

聯系郵件:lijiacheng369@126.com

發言人:

沈旭晖(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全球研究所副教授):Possibilities of Revising China’s Policy towards DPRK

申 韬(遼甯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從“不對稱威懾”看朝鮮對美安全戰略

董 賀(吉林大學行政學院):東北亞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及其國際管控

劉 瑞(吉林大學行政學院):朝鮮半島局勢新動向與中國的對策選擇

85. 古典國際政治思想研究(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9會議室)

主持人:陳玉聃(複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講師)

聯系郵件:chenyudan@fudan.edu.cn

發言人:

熊文馳(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與外交事務研究院副教授):政治黨争問題研究中的“動”與“靜”——修昔底德與亞裡士多德研究方式的對比考察

李隽旸(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波利比阿的立場對自由觀念的影響

陳玉聃(複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講師):Antiquitas est nova: How Classical Thoughts Enlighten IR Theorists in Europe and China

劉 朋(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助理研究員):邊沁的《普遍與永久和平計劃》的國際政治理論思想

86. 多維視野下的中東變局(II)(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8會議室)

主持人:賀 鑒(湘潭大學哲學與曆史文化學院教授)

聯系郵件:hj1975xtu@163.com

發言人:

李開盛 (上海社科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副教授):從中東變局看國家轉型

張小虎(湘潭大學法學院):論埃及的憲政發展及其主要影響因素

高 鵬(湘潭大學哲學與曆史文化學院):巴以之間關于“難民問題”的談判

讨論人:

肖文黎(湘潭大學哲學與曆史文化學院副教授)

黃立志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戴聖強(外交學院)

季 鵬(暨南大學)

鄭容容(湘潭大學)

87. 理解聯盟政治:制度與文化(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 中北廳)

主持人: 吳 宇(西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講師)

聯系郵件:fairstein@gmail.com

發言人:

淩勝利(外交學院):戰略文化與大國結盟偏好

遊騰飛(華東政法大學比較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院):曆史制度主義與聯盟政治研究

吳 宇(西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講師):赢得聯盟合作的政治文化因素

讨論人:

賀 喜(天津外國語大學拉丁美洲研究中心講師)

吳澤林(中共江蘇省委黨校)

節大磊(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講師)

7月7日 15:00-15:30 綠塢茶歇

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二樓大廳(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贊助)

7月7日15:30-17:00

88. 國際關系教材研讨會(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6會議室)

主持人:邢 悅(beat365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教授)

聯系郵件:xingyue@mail.tsinghua.edu.cn

發言人:

劉國力(美國查爾斯頓學院政治學系教授):探索國際關系基礎課的教學互動和積極學習:兼論優秀教材的主要特點

聶 軍(湖北文理學院經濟與政法學院副院長):國際關系教材内容的選擇:兼論《國際關系分析》和《國際關系:理論、曆史與現實》的得失

邢 悅(beat365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教授):國際關系教材如何适應網絡時代人們的閱讀習慣?

點評人:

閻學通(beat365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

讨論人:

耿協峰(北京大學出版社)

徐少燕(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 康(天津人民出版社)

檀有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外交學系主任、副教授)

89. 公衆輿論、政治與對外政策(II)(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5會議室)

主持人:張傳傑(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講師)

聯系郵箱:chuanjie.zhang@tsinghua.edu.cn

發言人:

陳 陽(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beat365學生對外政策輿論調查介紹

付 舒(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美國涉台輿論及其解釋因素

評論人:

魯世巍(beat365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董禮勝(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謝 韬(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教授)

韓冬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

陳定定(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管理系助理教授)

90. 美國對外戰略調整的國内基礎(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2會議室)

主持人:刁大明(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聯系郵箱:diaodaming@gmail.com

發言人:

董春嶺(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所助理研究員):對美國“亞太再平衡”政策再調整動因的幾點思考

刁大明(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奧巴馬任内美國國内政治走向評估

李 巍(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講師):奧巴馬政府的國際貿易戰略:從TPP到TTIP

龔 婷(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實習員):美國“能源獨立”的前景及其影響探析

讨論人:

李潛虞(外交學院外交學系講師)

91. 大國關系與全球治理(II)(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7會議室)

主持人:李東燕(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

聯系郵件:xuj@cass.org.cn

發言人:

徐秀軍(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的全球治理戰略

程永林(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副教授):全球經濟失衡、權勢轉移與中國的參與戰略

董彥良(複旦大學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博士後):國際貨币基金組織改革中的大國博弈研究

92. 印度洋在中國海洋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3會議室)

主持人:宋海嘯(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印度研究中心副教授)

聯系郵件:lazydog@126.com

發言人:

吳兆禮(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

李景峰(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巴基斯坦在中國南下印度洋戰略中的作用

陳開敏(井岡山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

93. 天下之王:中西文明視野下的神權與王權互動(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5會議室)

主持人:李慧強(中央民族大學曆史學博士)

聯系郵箱:jerryleechinabc@gmail.com

發言人:

何岩巍(北京社科院曆史所):耶稣會适應政策與中西專制王權

李慧強(中央民族大學曆史學博士):世界早期戰争史中的神權與王權

邢 科(首都師範大學曆史學博士)

評議人:

周方銀(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

94. 中俄戰略關系(II)(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會議室)

主持人:司樂如(清華-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研究員)

聯系郵箱:lsaalman@ceip.org

發言人:

張 建(外交學院):中俄戰略關系

吳日強(中國人民大學):BMD和CPGS與戰略穩定

司樂如(清華-卡内基):中俄核威懾與戰略互動

馬 斌(複旦大學):中俄戰略互信措施的建立

讨論人:

馬建光(中俄關系專家)

邊曉強(北京大學)

顧國良(中國社會科學院)

鄒雲華(獨立軍控專家)

95. 印度保障能源安全的戰略舉措(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8會議室)

主持人:汪 巍(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特邀研究員)

聯系郵件:wangwei@ciis.org.cn

發言人:

唐志超(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員):印度保障能源安全的戰略舉措

王曉夏(《能源》雜志社編輯部主任):印度能源外交對我國能源外交的啟示

張 娜(《中國經濟時報》社高級記者):中印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參與人:

趙 剛(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96. 分配與再分配的政治分析(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2會議室)

主持人:張長東(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講師)

聯系郵件:zhangchd@gmail.com

發言人:

孟天廣(beat365政治學系博士後):再分配能提高政治信任嗎?重訪“民生政治”的政治邏輯

陳 昊(波士頓大學政治學系):不平等、貧困與農村基層民主:來自全國400個村莊的證據

張 冬(美國西北大學政治學系):官員任期與社會支出:基于1998-2008年省級數據

侯 越(MIT政治學系):Private Entrepreneurs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 Entropy Balancing Approach

97. 西方政治理論之反思(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1會議室)

主持人:周志發(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聯系郵件:zhouzhifa@zjnu.cn

發言人:

周志發(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如何将自由民主降格為地方性知識:基于容錯性民主理論的視角

張 超(beat365政治學系):容錯性民主理論之批判

蕭衡鍾(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民主化與政黨政治之關系

鄭先國(上海外國語大學):民主轉型與鞏固

評論人:

張春滿(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98. 中國醫療保障制度的運行現狀與改革方向(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10會議室)

主持人:鄧 勇(北京中醫藥大學法律系法學講師)

聯系郵件:18610015092@163.com

發言人:

簡海燕(首都醫科大學法學副教授)

鞠成偉(中南大學法學院衛生法學講師)

張培林(世界華商非洲聯合會國際養生研究院院長)

99. 文藝與國際關系(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9會議室)

主持人:陳玉聃(複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講師)

聯系郵件:chenyudan@fudan.edu.cn

楊倩如 (河北大學曆史學院講師):構建“影視史學”,提升文化“軟實力”

郭子傑(南京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淺論藝術品外交:以民國初期的兩次博覽會為例

餘霄(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政治視野中的非遺

馬銘凱(中國藝術研究院):美國電影中的中國想象

讨論人:

陳玉聃(複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講師)

100. 新時期朝鮮半島政治、外交與文化(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第8會議室)

主持人:龐永鋒(中國人民大學西歐北美研究中心)

聯系郵箱:p-yf@foxmail.com

發言人:

丁榕俊(外交學院):新型中韓戰略夥伴關系的構建、發展、前景

金容敬(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新媒體與國際傳播:以PSY的《Gangnam Style》為例分析

蘇紅紅(吉林大學):朝鮮式特區經濟與中朝邊境經濟區合作

龐永鋒(中國人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朝鮮停戰協定》與朝鮮半島和平機制

評議人:

王進明(中央民族大學博士、副教授)

101. 中國周邊海洋戰略環境:挑戰與應對(西郊賓館1号樓會議中心 中北廳)

主持人:呂 平(大連外國語大學講師)

聯系郵箱:52077244@qq.com

發言人:

呂 平(大連外國語大學講師):淺析奧巴馬政府對東北亞島嶼争端的立場異同

李冠群(南京大學曆史系博士後):俄羅斯對中國海權戰略的影響

淩勝利(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南海争端準聯盟化探析

曲恩道(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奧巴馬政府積極介入南海問題的層次性動因分析

金 新(吉林大學行政學院):東亞海洋安全合作的“外溢困境”探析

郎 帥(吉林大學行政學院):日漸縮小的主權:基于海島消失問題的戰略反思

讨論人:

馬建英(中國海洋大學海洋政治研究所副所長)

楊晨曦(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林永亮(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馬轶倫(大連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李家成(遼甯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講師)

任 慕(日本立命館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7月6-7日

期刊和圖書展示:西郊賓館會議中心二樓大廳

1. 《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

2. 《國際問題研究》編輯部

3. 《外交評論》編輯部

4. 《國際論壇》編輯部

5. 《當代亞太》編輯部

6. 《世界經濟與政治》編輯部

7. 《歐洲研究》編輯部

8. 《國際安全研究》編輯部

9. 《國際政治科學》編輯部

10. 社科文獻出版社

11. 北京大學出版社

12. beat365出版社

13.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會議組服務提示

1)聯系電話

會務組:13811250042 李老師 18301569734 王老師

西郊賓館:010-62322288

2)7月6日自助晚餐

會務組在7月6日18:00為與會者提供自助晚餐,由于就餐地點容量不能超過120人,有興趣者可與會務組聯系。

晚餐地點:5号樓一樓餐廳

3)友好提醒:

根據西郊賓館的要求,除了會務組所提供的會議茶歇之外,請與會者勿在西郊賓館會議室和會議樓進食食物。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