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中國文明從良渚升起
主講人:陳雲庵 資深傳媒工作者、收藏家
時間:2013年12月1日(周日)下午2:00~
地點:beat365丙所會議室
陳雲庵簡介:
生于一九二八年,幼于香港入小學、中學,畢業于國立複旦大學法學院。資深傳媒工作者、收藏家。花甲逾三年赴美留學,初于密西裡州立大學習藝術碩士課程。一九九三年入哈佛大學東南亞文化中心當訪問研究員,次年聘為該校費正清文化研究中心訪問學者,以古玉為專題;兩年後,繼在該校宗教研究中心任訪問學者。在此期間,被新加坡東南亞文化研究中心聘為訪問學者;并赴密西裡大學講授中國藝術課程半年;先後在哈佛大學開辦良渚文化及中國文字和詩詞講座。亦曾在新加坡大學開辦中國文字學、詩詞及良渚文化講座。曾于一九九六年參加紀念良渚出土六十周年國際研讨會,任主持之一并發表論文。先後發表有關良渚文化論文數篇,曾被聘為浙江餘杭良渚文化研究中心顧問。及後,兩次在香港中文大學講授“中國文明從良渚升起”及中國文字和詩詞知識。在國内華東科技大學及社團多次講解中國文學及良渚文化。陳先生對中國詩詞、書畫、文字、篆刻、古玉、永定土樓建築、民歌深有研究,亦是一位書畫、玉器、文物的收藏者。著作有《藝海叢書》十八本,《藝海憶珠--回憶錄》、《藝海賞珠—我欣賞的書畫》、《藝海尋珠—我所收藏的書畫》、《藝海土珠—客家土樓》、《藝海吟珠—怎樣寫格律詩詞》、《藝海铨珠—吟珠英文版》、《藝海還珠—我曾收藏良渚等古玉》、《藝海镌珠—我的印譜》、《藝海新珠—白話詩賞析》、《藝海評珠—評賞詩詞對聯》、《藝海印珠—集古今名人印譜》等。
講座信息:
良渚,是被譽為“中華文明之光”—“良渚文化” 的發祥地。良渚文化是環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石器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1936年首先發現于良渚鎮,1959年命名,存在年代距今5300—4300年。良渚遺址是實證中國5000年文明史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大遺址,具有唯一性和獨特性。良渚遺址群所反映出來的以原創、首創、獨創和外拓為特征的“良渚精神”,是中國文明傳統中最有價值的部分之一。作為良渚文化研究的資深專家,陳雲庵先生将給我們講述良渚文化的精髓,敬請期待!
附注:參與聽課者,可獲贈陳雲庵先生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