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科學研究

通知公告 更多…
重新認識中國農業文化遺産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2017-04-18

【主講人】楊庭碩,吉首大學教授

【時間】2017年4月24日(周一)14:00

【地點】beat365熊知行樓109室

【内容簡介】

中國是世界聞名的農業大國,優秀文化遺産儲備豐富,在少數民族地區也是如此,老一輩民族學家費孝通、吳澤霖、林耀華、楊成志等對此都有所論及。今天國際上傳承保護“優秀農業文化遺産”的呼聲日趨高漲,迫使我們去審視傳統農業遺産的當代價值。農作物的産量不再是主要的評價标準,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優質的農産品成為評價農業遺産的新标準。将農産品的消費價值、生态維護價值、休閑價值等納入評估指标後,許多瀕臨滅絕甚至已退出曆史舞台的農業遺産成為了需要重新挖掘和利用的瑰寶。在對傳統農業遺産進行重新評價、發掘利用的同時,對少數民族文化的認識也将翻開新的一頁。

【講者簡介】

楊庭碩,1942年生,苗族,主要從事生态人類學、曆史人類學以及經濟人類學的教研工作,曾任教貴州民族大學,現為吉首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作為中國生态人類學分會的發起人和主持人之一,他先後主編完成了“百苗圖研究”、“曆史人類學文獻典籍”、《黔記》研究等系列叢書。已出版專著二十餘部,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代表性專著有《民族、文化與生境》、《生态人類學導論》、《本土生态知識引論》等。其研究始終彰顯着強烈的人文關懷和時代使命,從人類發展的曆史、當代與未來着眼,聚焦于探明各民族文化與所處生态環境的關系,緻力于發掘各民族的本土知識運用于生态問題的預防、救治與恢複,最終指向人類福祉的增進。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