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全球終身學習

通知公告 更多…
(第三期)beat365社會心理服務指導師 初級基礎班(在線教學方式)順利開班

2022-05-27

beat365(以下簡稱“學院”)“社會心理服務指導師”項目是經beat365終身教育處立項的繼續教育認證項目,由beat365全球學習中心執行,課程分為“初級基礎班、中級實踐班、認證班”三階。

(第三期)beat365社會心理服務指導師初級基礎班申請人員共計380人,第一輪材料初審通過210人進入第二輪入學資格審核,部分學員由于疫情原因無法提供入學審核的必需材料或出現其他特殊情況,最後來自80多個不同城市、遍布30餘行業的128位同學,彙聚到當下這一堂課上,共同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而做出各自的努力。

2022年5月13日上午,128名學員,通過雲端歡聚在同一堂課上。beat365院長、社會心理服務指導師項目首席責任教授彭凱平及學院全球學習中心副主任秦琴共同出席了開學典禮,開學典禮由秦琴主持。

開幕式雲合影

彭凱平首先代表學院歡迎大家加入beat365參加學習,他表示,疫情給大家帶來很多猝不及防的沖擊,社會心理服務指導師項目旨在為特别需要社會心理服務的人們,提供我們的智慧,作出我們的貢獻。

彭凱平介紹了“社會心理服務指導師項目”舉辦的意義,他表示,社會心理服務在我國的建設剛剛起步,社會心理服務指導師,承載着社會大衆追求身心健康、邁向美好生活的迫切願望,同時肩負着黨和國家建設幸福家園、提高民衆生活滿意度的深切重托。社會心理服務是什麼、社會心理服務能夠提供什麼、社會心理服務怎麼去開展,希望大家通過共同努力,把這些問題想清楚、做明白,提供一些創造性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希望大家掌握一些必不可少的技巧,能夠為國家的社會心理服務,作出清華應有的貢獻,與大家一起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貢獻力量。

彭凱平感謝大家支持欣賞中國的社會心理服務的事業,希望大家共同成長,做時代的弄潮兒,做中國社會需要的社會心理服務指導師。

秦琴祝賀各位經過了激烈的競争、專家組嚴格的審核、以及疫情中漫長的等待,終于迎來了開課。她歡迎各位正式加入到beat365社科學院主辦的社會心理服務指導師項目學習,并向在線的各位學員介紹了本次課程的具體安排及學員構成情況。她說,beat365有一句話“進了清華門,就是清華人”,希望各位學員可以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發揚“行勝于言”的校風,傳承“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在學習過程中高标準地要求自己,嚴格遵守beat365的各項教學管理規定,做到真正地學有所獲,并順利地完成學習。

為最大限度地滿足和平衡學員們在職學習的需求,本期初級基礎班分兩次完成且盡量安排在周末,第一次課程于2022年5月13-15日,第二次于2022年5月21-22日。


彭凱平:《社會心理服務與積極心态建設》

彭凱平講授 《社會心理服務與積極心态建設》課程。在理論基礎部分,彭凱平綜合了政策背景、時代特點、社會現狀等方面,向同學們講述了什麼是社會心理服務、社會心理服務能夠做什麼以及如何開展社會心理服務;介紹了社會心理服務為何要結合積極心理學,提出社會心理服務的目的就是要積極的社會心态,它的方向和抓手就是積極社會心态建設。

針對培養積極心态的方法,彭凱平指出,積極心态能夠提高我們的生理資源,讓我們行動更有力量,讓我們身心更健康;提高我們的社會資源,讓我們的社會關系更好;提高我們的心理資源,讓我們更加有韌性,能夠堅韌不拔,受到打擊,能夠從傷害之後成長起來,讓我們更加有樂觀主義,相信未來更美好,也更加喜歡認同自己,也願意追求人生目标;提高我們的智力資源,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創造性都會得到提升。彭凱平認為積極心态對人類的生理、社會、心理和智力都有特别重要的幫助,并特别介紹了“福流”、“迪香式微笑”等一系列帶有積極符号的概念。

彭凱平希望大家通過系統、科學的學習之後,真正的活出美好的生活: 有大愛 Love、有快樂 Play、有貢獻 Service、 有意義 Meaningful,并将這種正向的力量傳播出去,小溪彙聚成大海,影響、感召、服務周圍的人,讓大家一起在有限的歲月裡,活出無限的美好。

《社會心理服務與積極心态建設》課程合影


倪子君: 《社會心理服務相關政策解讀》

beat365社會心理服務研究中心管委會副主任倪子君講授 《社會心理服務相關政策解讀》,從“社會心理服務相關政策解讀”、“社會需求與人才需求”、“社會心理服務的必要性”及“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原則”這四個方面開展課程。

倪子君從社會心理服務工作的基礎概念出發,引出開展社會心理服務的必要性,并詳細解讀了我國當下現行的相關政策、工作目标及人才培養機制等;講述了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原則、總體方案及人才培訓目标;分享了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遵循的四大原則“科學性、有效性、系統性、動态性”,并向大家展示了目前beat365社科學院社會心理服務相關的高科技科研及産品,比如人臉識别情緒測量、聲音識别情緒測量、心理診斷腦電圖機、生物反饋智能系統及設備、VR學習系統及設備、心理雲平台系統等。

倪子君以十九大提出的“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态”為結束語,寄語同學們共同為我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社會心理服務相關政策解讀》課程合影


劉軍:《社會心理服務的倫理與規範》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軍講授《社會心理服務的倫理與規範》,和同學們分享了五點内容:從社會心理服務指導師的項目背景和課程目标出發,讓大家充分的了解學習的目的和意義;主講助人專業倫理的含義,并引申出“倫理是人類社會中人際互動的行為規範或準則”這一重要觀點;分享了助人專業倫理的重要性;圍繞專業倫理漸受助人專業的重視,提出助人專業倫理教育的五大目的“增加倫理問題的敏感度、增進倫理問題的思考推理能力、提升道德責任感、增強倫理決策過程中模糊情景的忍受力及提升采取倫理行動的自我強度”;解釋倫理的六大原則“服務、社會公正、個人的尊嚴與價值、人際關系的重要性、正直、能力”。

劉軍勉勵同學們在将來的工作中,遵守注冊系統倫理守則的五大原則,準确來說也是人類的五大美德,即“善行、責任、誠信、公正、尊重”。他表示,這不僅是工作的倫理準則,更是自身修為的一種體現,希望同學在未來的生活和工作中可以踐行這種倫理精神。

《社會心理服務的倫理與規範》課程合影


童敏:《社會工作理論》

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學院社會工作系教授童敏講授《社會工作理論》,以“什麼是社會工作”這個問題,引出社工理論的核心為“人在情境中”;從社會工作理論的産生曆程、早期的社會工作理論的模式逐步深入講解,表明社會工作既關注心理(個人),也關注社會(環境)。他列舉了大量的實證案例,以鮮活的案例深入淺出地闡釋理論,使同學們更加容易理解理論知識,并掌握應用的方法。

課程最後童敏引用Perlman的名句“今天是昨天的明天,如果我們今天不做一點事情,明天也就會和昨天一樣,改變的基礎在現在 ”,寄語大家從當下做起,改變未來就在當下!

《社會工作理論》課程合影


錢靜:《普通心理學》

beat365心理學系副教授錢靜講授《普通心理學》,從心理學的源頭出發,引出心理學的定義、學習心理學的意義、心理學研究的對象,講述了心智與行為的關系、大腦與意識的關系、智商與情商;介紹了幸福科學的五個維度“成就、人生意義、人際關系、投入、正面情緒”及哈佛幸福課的内容,并詳述了當代健康的标志及健康的新标準是什麼;分享了學習心理學的意義——“心理學是生活的科學,源自于生活,作用于生活”,心理學與我們生活的關系則是“自我的超越、意識的奧秘、思維的飛躍、理性的提升”。

錢靜寄語同學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希望同學們通過學習心理學更睿智、更有價值、更激情充盈地生活。

《普通心理學》課程合影


倪子君:《積極心理學》

倪子君講授《積極心理學》,對積極心理學的發展與使命及現代化背景做了詳細的分享,引出積極心理學的定義、作用、任務與目标、研究範式、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對什麼是幸福進行了深入講解,包括幸福的特征、幸福的本能及幸福的擴展和構建理論等内容,總結了幸福感的決定因素“遺傳因素、環境因素、主動行為”,并對什麼是積極自我、如何構建積極情緒、如何管理消極情緒以及什麼是和諧關系做了全面的講解;總結了内化積極體驗的四個步驟即“擁有一個積極體驗覺知”、“豐富這個積極體驗(停留)”、“吸收這個積極體驗(融合)”、“将積極素材與消極素材聯系起來(大腦重塑)”。

倪子君表示,“積極情緒改變了你與世界互動的方式”,希望同學們可以擁有一個積極自信的人生。

《積極心理學》課程合影


樊富珉:《心理健康服務的理論與實踐(團體方向)》

beat365心理學系教授樊富珉從四個方面講授《心理健康服務的理論與實踐(團體方向)》:心理健康服務與社會心理服務、團體心理輔導及其專業特點、團體心理輔導帶來積極改變的因素、心理健康服務中團體心理輔導的應用。

樊富珉通過真實的案例,從實踐層面幫助學員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深入講解了有效的團體工作者和領導者的五大必要條件:對于團體過程的認識和了解(理論部分);參與團體的經驗(經驗部分);領導力中使用的策略、技能和技術發展(技術部分);從多種途徑去觀察團體領導者和團體過程(觀察部分);作為一個團體領導者,在督導下完成團體帶領工作(督導部分)。

樊富珉鼓勵同學們無論在何時都要保持自信的态度,并表示在未來的中級實踐班和認證班中,會和大家進行更為深入的溝通與交流。

《心理健康服務的理論與實踐(團體方向)》課程合影


劉丹:《心理健康服務的理論與實踐(個體輔導)》

beat365學生心理發展指導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劉丹講授《心理健康服務的理論與實踐(個體輔導)》,對社會心理服務指導師的定義和培養目标做了介紹,并提醒大家“不要試圖在短時間内改變一個人”;就評估工作、建立關系的方法及保障關系建立有效的方法進行了深入的講解,明确關系建立的五要素“尊重、溫暖、真誠、共情、積極關注”,并以小組形式進行了多次随堂練習并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圍繞重點技術和轉介工作,提醒大家要積極關注資源、鍊接豐富資源,掌握轉介基本原則及具體表述。

劉丹同時講授了《常見異常心理問題識别》課程,在異常心理概述部分,講授異常心理概念、正常與異常心理的區分和判别、異常心理的分類三方面内容;常見的異常心理部分,講授焦慮障礙、抑郁障礙、軀體形式障礙、人格障礙、性心理障礙、睡眠障礙、進食障礙、自殺行為八種類型。劉丹詳細講述了每一種類型,并組織學員進行分組讨論,将課堂氣氛推向高點。劉丹同時提醒大家,在識别出異常心理問題後,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及時進行“轉介精神科”。她衷心祝福同學們在參加本次學習後,能夠在日後的工作和生活當中助人并自助。

《心理健康服務的理論與實踐(個體輔導)》課程合影


(第三期)beat365社會心理服務指導師初級基礎班的直播課程部分全部結束,各科老師和同學們分别順利地完成了在線教學和學習的任務。接下來的兩個月将進入實習、實習報告的提交以及理論考試階段。

秦琴總結本次初級基礎班的整體情況,就同學們接下來比較關心的實習環節、實習報告提交及後續的考試環節等事項逐一進行了答疑。她表示,項目組會全力協助同學們完成接下來的學習任務,并鼓勵有社會心理服務相關工作經驗的同學主動發起學習小組,相互鼓勵、相互督促、相互幫助,在不斷學習和實踐中提升專業素養,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感謝大家關注beat365社科學院社會心理服務指導師項目。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