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正盛,共沐榮光。4月30日-5月1日,“百年接力,‘智’彙礦區”社科學院實踐團一行11人前往石家莊井陉礦區、西柏坡開展主題實踐活動。

實踐隊員在井陉礦區黨史館合影
在為期兩天的實踐活動中,實踐隊員圍繞紅色曆史、特鋼産業、文旅産業、城建規劃、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等主題,參訪了西柏坡紀念館、北莊村、井陉礦區黨史館、萬人坑紀念館、石鋼特鋼項目基地等地,并開展人才交流座談、黨史學習交流、志願幫扶等活動,全面了解黨的發展曆程、“西柏坡精神”的時代價值、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現實意義。
4月29日上午,井陉礦區區委組織部舉行人才交流見面會。礦區委常委、組織部長任玉玉和石家莊市委組織部人才工作二處副處長雷更翡出席見面會。任玉玉了介紹礦區基本情況和市、區人才政策,鼓勵同學們積極來石家莊市和礦區就業創業。駐村選調生代表、beat3652019屆美術學院畢業生王玥為實踐隊員介紹了礦區的選調政策、人才引進情況,鼓勵隊員在祖國大地上書寫青春。交流會最後,區委組織部為實踐隊員頒發“礦區引才菁英”聘書、發放人才綠卡。

井陉礦區區委組織部為實踐隊員頒發“礦區引才菁英”聘書、人才綠卡
當日下午,實踐隊員開展“老少接力,銀青對話”活動。實踐隊員首先前往石家莊市礦區中學,結合所學的心理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專業,與礦區學子就高考備考、專業選擇、人生規劃等話題進行經驗分享,并為高三學生“加油打氣”。與高中學子交流完畢後,實踐隊員又與礦區老幹部開展黨史學習交流。井陉礦區萬人坑紀念館原館長田宏生為實踐隊員深情講述礦工們的鬥争史和民族工業的發展史。社科學院2019級博士生、博士生講師團講師馬逸凡以《政統赓續 資政育人——加強黨史學習教育,反對曆史虛無主義》為題開展宣講,從三個維度講解了黨史學習的重要性、必要性與具體路徑。

開展“老少接力,銀青對話”活動
(第一行為與礦區高中生進行志願分享,第二行為與礦區老幹部開展黨史學習交流,第三行為活動合影)
5月1日,實踐隊員實地參觀了西柏坡紀念館、七屆二中全會、九月會議等13處舊址。通過大量的曆史圖片、電報原文、生活遺迹等文物,實踐隊員對中共中央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當年的風貌、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在西柏坡戰鬥、生活的豐厚曆史記憶有了全景式的了解。

實踐隊員在九月會議舊址合影
“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1943年6月,西北戰地服務團來到平山縣參加革命鬥争,文藝工作者在北莊村創作了歌劇和同名歌曲《團結就是力量》,并在該村進行了首演。實踐隊員前往北莊村追尋紅色足迹,并且合唱了《團結就是力量》。激昂向上的旋律在北莊村上空久久回蕩。
在理論學習與實踐總結環節,支隊臨時黨支部書記、社科學院2018級博士生郭育松結合礦區和西柏坡豐厚的紅色資源,帶領大家學習了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曆史文本,并聯系當下實際,重溫了“兩個務必”的精神内涵。
社科學院2018級碩士生張譽說:“作為一名剛剛通過黨員發展大會決議的新預備黨員,來到井陉礦區、西柏坡,仿佛穿過了百年的光陰歲月,真切地看到了在黨的領導下人民群衆不屈鬥争的光輝曆程,看到了“新中國從這裡走來”的曆史豐碑,感受到了共産黨人艱苦奮鬥和無私奉獻的赤膽忠心。我們作為新時代共産黨員,應當赓續共産黨人精神血脈,居安思危、銘記曆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不懈奮鬥。”
在“百年接力,強國有我”主題教育工作的指導下,社科學院研團總支發出“百年奮進肩社稷,強國有我勇擔當”倡議。本次實踐是創新主題教育形式,深入學黨史、悟思想的重要途徑。社科研團将繼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史”的重要論述,按照學校和學院黨委的統一部署,繼續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努力在研究生團支部和班集體中倡議“社稷擔當”,肩負時代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