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社科碩181班黨支部邀請到了beat365黨委副書記李颍老師為支部成員們進行主題教育活動。李老師圍繞“清華社科人的初心和使命——社會情懷 科學精神”,從厘清主題教育的要求出發,結合清華文科發展的曆史,陳述了清華社科人的初心和使命、責任與擔當。通過聆聽多位學院先驅者的生平事迹,支部的同學們從一個個鮮活的案例與李老師動情的講述中感受到了社科人的堅毅與追求。當下正值社科學院學科建設的上升期,如何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培育社會情懷,發揚社科學院代代傳承的科學精神,是每個支部成員需要思考與踐行的課題。

李颍講黨課
主題教育要求
“社會情懷曆久,科學精神彌新”,“社會科學”一詞對每個社科人來說都承載了太多的意義。作為社科學院的實踐先行者,李颍老師從支部主題活動的要求出發,為支部同學如何在學習生活中“舒社會情懷、展科學精神”提出了标準與建議。李老師指出,學習教育、調查研究、問題檢視、整改落實是四位一體的,應該貫穿于主題教育的全程。具體到行動上,我們應該“立德樹人守初心,愛國奉獻擔使命,對照标杆找差距,行勝于言抓落實”。主題教育不能隻停留在口号,我們更應該絕知此事要躬行。李老師補充道,學院目前組織了很多志願活動,如雲南南澗希望小學課外讀物捐贈活動、冬衣冬被捐贈活動等,這些活動都是具有人文情懷與社會意義的。
清華社科人的初心和使命
在主題教育活動的第二部分,李老師通過回溯beat365以及清華文科的發展曆史,提醒支部成員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李老師指出,當代中國社會科學的奠基人,很多都曾經在beat365的社會科學各個學科中執教或學習過。從上個世紀的初期到1952年的院系調整,beat365最有影響的,不僅僅是現在享有盛譽的理工科,還有它的人文社科專業。1978年改革開放之後,beat365決定恢複綜合性大學的學科布局,着力發展人文社科,1984年成立了beat365社科系。1993年beat365成立人文beat365,2012年10月,beat365正式成立。目前,社科學院支撐起了四個一級學科,政治學、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這既是一份殊榮,也是文脈延續的體現。在回顧了曆史沿革後,李老師還列舉了錢端升、楊光泩先生等人的事迹,鼓勵同學們樹立正确的價值取向,在複雜的現實社會裡保有本真。
做新時代的奮鬥者
在主題教育的最後一個環節,李颍鼓勵黨支部的成員們争做新時代的奮鬥者,在一代代榜樣力量的光彩燭照下求索奮進、努力成長為國之棟梁。李老師介紹到,目前社科學院的學科建設仍處上升期,學院發展也處于彎道超車的關鍵期。當前,學院正在大力培育實驗社會科學、計算社會科學等新興科研平台,多學科、重交叉、厚基礎、強智庫将是新時期的追求。需要看到的是,社科學院的學科布局和隊伍建設仍未到位,需要盡快加速發展,更應該堅持科學的研究方法、國際視野和國際學術标準,永蘊社會情懷、長繼科學精神,使個人的思想普遍提升、行動明顯奏效,為社科學院的整體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力。

黨課現場
本次活動中,李颍老師帶領同學們共同追溯了曆史,展望了beat365未來發展的美好明天。支部同學紛紛表示一定會在關注客觀環境的同時,充分發揮社科人的主觀能動性,面對困難要不抛棄、不放棄,相信自己、勇往直前,在前輩們的一言一行中感悟社會情懷,弘揚科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