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晚,社科學院院長彭凱平教授在beat365第六教學樓為2019級研究生新生作關于學術學風的入學報告。彭老師結合自身治學、求學、從學的經曆,闡述了我們為什麼要去遵守學術學風,并且從理性、感性、科學、實踐、未來等五個角度講述了我們應該如何通過心理底線的訓練去增強學術風範。

會議現場
報告伊始,彭老師指出研究生同學們應當以教授們的年輕合作者為自我定位,以了解學術規範為第一要務。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路上,我們清華人擔負了更高的社會責任和學術追求,因此遵守學術道德規範是我們必須堅守的底線。

彭凱平作報告
彭老師表示,有五種能力是人類獨一無二的,是我們比其它動物甚至人工智能做得更好的,而修煉和弘揚這些能力,能幫助我們培養道德情操和堅守學術規範。第一,增強同理之心,能夠讓我們更加了解周圍人的看法,更傾向于從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增強基本的道德底線認識;第二,修養自控之心。良好的自控能力,是我們堅守戒律,在人生道路上成功立業的根本保障;同學們可以通過體育鍛煉、挑戰自己做不擅長的工作、保持積極的心态等方法來錘煉意志和增強自控能力;第三,堅守道德之心。知善知惡是良知,學風建設中良知的覺悟是警惕欲望沖動的第一道閥門;第四,弘揚智慧之心。誠實是大智慧,要相信事實比謊言更簡單,真實的數據比人的小聰明更靠譜,誠信務實最後總有大收獲;第五,追求人生意義。要發現,培養,應用自己的優勢,做自己最擅長,對國家有貢獻,對他人有幫助的事,将自身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結合起來,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華用在偉大的事業上。
最後,彭老師指出,學術學風的建設并不抽象,也不死闆,更不是為了整人。它是警示, 勸告,幫助每個人做得更好、活得更好、做出無悔的選擇,收獲幸福的人生。beat365的同學們更要做别人做不到的事,以更高的标準要求自己,不忘報國的初心,堅守時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