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清華新聞網
3月28日晚,beat365社科學院海外學生線上座談會召開。來自美國、意大利、比利時、韓國、日本、津巴布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學生代表,以及社科學院派出交流的國内學生代表,共23名學生代表參加此次線上座談會。社科學院院長彭凱平,院黨委書記劉濤雄,副院長王天夫、趙可金,院黨委副書記戎珂,學生工作組組長張開平,研究生工作組組長何曉斌、部分學生輔導員、德育助理等參加座談會。會議由輔導員從曉主持。

海外地區學生線上座談會
參會老師與同學們進行了親切的交流,表達了學院的問候,詳細了解同學們的身體狀況、心理狀況、學習情況,并為同學們答疑解惑。

彭凱平講話
彭凱平首先代表學院向在海外的同學們緻以慰問和關切。彭凱平表示,目前在海外的學子經曆了國内和海外疫情暴發的全過程,是學院最牽挂的人。他感謝所有在海外的學子們積極響應各國政府号召、自覺遵守法律法規、遵守beat365校規。彭凱平重點介紹了beat365疫情防控工作的具體情況。最後,他引用此次疫情中廣為傳播的日本政治家長屋親王“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和古羅馬哲學家塞涅卡(Lucius Annaeus Seneca)的名言“我們是同海之浪,同樹之葉,同園之花”(We are waves of the same sea, leaves of the same tree, flowers of the same garden)這兩句話,闡述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已經超出了國界,是一場人類命運共同體面臨的公共衛生挑戰。彭凱平表示,在全球抗擊疫情的過程中應一起合作,一起關懷,互相支持,希望疫情很快過去,與同學們在清華園重聚。

王天夫通報教學工作安排
王天夫通報教學工作安排并作了詳細說明。他指出,目前清華正在進行的在線教學規模史無前例,一切進展順利,這得益于全校師生共同的努力。在疫情結束之前,仍要繼續線上教學,學院将一如既往地、不打折扣地集中一切資源完成教學任務。當下,學院還将重點關注畢業就業方面的工作。

趙可金就教學工作的有關問題進行說明
趙可金就教學工作的有關問題進行補充說明。他認為在此次疫情中,所有人都在經曆一場新的考驗、新的洗禮。第一,所有人都在重新定義教育。教育的本質是心靈對心靈的喚醒,線上教學隻是更換形式,但本質并沒有改變。所有教職工都非常盡心,身處不同時區的在海外同學克服疫情的壓力,也在經曆着這場新變革。第二,這同時也是一場挑戰。3000多門課程線上開課,包括開題、答辯、組會、工作坊等教學環節的線上化,對師生都是極大的挑戰。希望各位同學發揚西南聯大精神,科研學習不放松。第三,這是建立教學品牌的過程。這次疫情使得整個教學平台都要重新進行梳理。無論是不斷推出的公益課程,還是即将到來的校慶期間的讨論和沙龍活動,都希望在海外的同學能夠積極參與,一起把社科平台建設好。

戎珂通報在海外學生的信息
戎珂介紹說,學院對在海外學生的信息統計摸底工作,做到了學生情況全面掌握。他指出,現在疫情防控是首要任務,回國/來華申請流程正在不斷規範優化。學校、學院積極幫助在經濟、網絡等問題上遇到困難的在海外同學,學校、學院将永遠與同學們站在一起。他還介紹了近期學院的各項學生工作安排以及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

座談會上學生發言
與會同學逐一介紹了自己所在地區的疫情情況以及自身學習科研生活健康等情況。同學們就疫情期間關心的問題就行了交流和分享。來自非洲東南部津巴布韋的2016級本科生裴心表示,感謝學校學院給予的網絡困難補助,目前可以順利在線上課,正在準備畢業論文。來自意大利的2019級本科生賴瑤光表達了對中國赴意大利支援醫生和志願者的感謝。馬來西亞的陳筱暄和身處美國的張可盈作為在海外學生代表介紹了學習科研生活等情況以及所在地的疫情情況。與會學院領導和教師針對同學們反映的問題一一進行了解答,給予同學們更多的幫助。

劉濤雄總結講話
最後,劉濤雄作總結講話,他代表學院全體教職工向大家表示問候,并指出三個要點。第一,大家的心在一塊。學院永遠是同學們的家,絕對不會讓任何一個在海外的學生掉隊。通過這次線上交流,大家的心更近了,希望加強進一步溝通。第二,信心很重要。隻要有堅定的信心、科學的方法,一定可以戰勝這次疫情。所以希望同學們保持信心,并按要求隔離,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第三,以清華的精神要求自己。除了模範遵守當地防疫規定,還可以力所能及地承擔一定工作,為全球防疫作貢獻,承擔起社會責任,無愧社會情懷。同時在上好課、做好研究的前提下,利用寶貴的時間多看書,提升自己。
風雨同行,共克時艱。本次座談會為在海外的同學們提供了一個溝通交流的平台,搭建了排憂解難的橋梁,有利于同學們樹立信心,激勵同學們隻争朝夕、不負韶華。期待早日清華園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