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學生工作

通知公告 更多…
研究生教育改革研讨月 | 彭凱平為研究生新生作學風道德與學術素養報告

2020-09-08

9月3日下午,作為社科學院“研究生教育改革研讨月”的活動之一,院長、心理學系教授彭凱平在beat365五教5102為2020級社科學院研究生新生作關于學風道德與學術素養的入學報告。他對beat365社會科學學科的治學傳統和發展願景進行了介紹,勉勵同學們堅持科學精神,弘揚社科情懷,并聽取了同學們關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建議。

彭凱平作報告

報告伊始,彭凱平結合自身經曆指出,人生機遇不可預測,過去難以決定未來。人類大腦中存在“默認神經網絡”,永遠在憧憬和計劃未來。人類因此被未來召喚,而非被過去決定。彭老師勉勵同學們立足當下,合理規劃在社科學院的學業生活,為未來的健康、幸福和成功鋪路。

他接着介紹了科學精神的意義,指出社會科學研究不是貼标簽、喊口号,研究者可能會面臨不讨喜、難以迎合大衆需求的情況,但需堅守初心,将科學精神一以貫之。談到學科發展前沿,彭老師指出社會科學的未來關乎“理解文化信息和駕馭集體智商”。集體的重要特點是語言、合作和互惠,彭老師鼓勵同學們積極融入社科集體,在交流和合作中尋求共赢。

談及清華社科學院發展特色,他指出,學院曆史悠久、結構合理,重視國際規範和科學創新,并将國家關懷作為重要使命。清華建校之初就開設了多門政治學和經濟學課程,1926年開設社會學系、政治學系、經濟學系和心理學系等多個系所,中國社會科學從這裡發源。此後,包括費孝通、陳岱孫、潘光旦等一大批學術造詣深厚、社會影響廣泛的傑出學者和社會活動家曾在清華社會科學各系所執教或學習。

而在學院曆史發展過程中,清華社科形成了四大發展優勢,包括多學科、跨學科和交叉學科的疊加優勢;“青椒”代、中生代和資深代教師相銜接的疊代優勢;錨定學科前沿和學科主流發展的疊進優勢;以及因應國家重大關切、争創學科主流頂峰的疊變優勢。

目前學院下設五個系所,擁有多所國家級高水平智庫,多個知名國際學術平台相繼建立,基于可靠的定性分析和紮實的量化研究的“清華學派”正在形成,未來将以“Bulletin of Tsinghua Social Sciences”等形式向外推廣清華社科學術成果。社科學院在培育出多名知名校友的同時,也将“高原”與“高峰”并舉,在整體學術水平和人才培養水平提升的同時,形成有世界影響力的突出亮點。

關于學院未來,他表示将繼續堅持“中國特色,中國智慧,中國道路”,在學科知識創新圈推出中國學者,在學科經典論題上推出中國解答,在學科重大争議中推出中國見解,紮根中國大地并做出世界一流貢獻。不流于貼标簽、喊口号,帶動中國社會科學研究從世界學術研究的邊緣走向中心,在計算社會科學、實驗社會科學、智能社會科學等重點創新領域有所突破,并紮實推進世界和平論壇、全球發展論壇、國際積極心理學大會、社會網絡與數據科學大會等高水平學術活動,繼續推進全球發展研究院、一帶一路研究院、社會治理研究院等一系列高水平研究院建設。

現場交流

報告現場

最後,他也寄語同學們,學術學風建設不是空談,不是道德說教, 而是人的境界和追求。希望同學們在學術上尊重曆史, 數據和事實,發揚科學精神,在生活中做到不自私,不冷漠、不消極,為家庭、社會和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