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學生工作

通知公告 更多…
立大志 明大德 成大才 擔大任——社科學院2021年畢業典禮舉行

2021-06-29

6月25日上午,beat3652021年畢業典禮在蒙民偉多功能廳順利舉行。本次典禮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并通過網絡向全球畢業生及親友直播。社科學院院長彭凱平,黨委書記劉濤雄,副院長王天夫、孟天廣,政治學系主任張小勁,校友代表朱禮軍,教師代表及畢業生代表緻辭,270餘人參加畢業典禮。2021年全體畢業生、學院老師、學生家長、校友以及長期關注學院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陪伴畢業生們一起通過網絡在線觀看直播,參與互動。典禮由孟天廣主持。

畢業典禮現場

孟天廣主持畢業典禮

首先,師生們一同觀看了學院精心制作的畢業紀念視頻——《從“清”出發,揚帆遠航》畢業主題視頻。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地域的同學們共同分享了自己的青蔥時光,表達了對清華園的眷戀。面向未來,将熟記母校囑托,立言立德,無問西東。學院老師們也為畢業生們送上了誠摯的祝福,希望每個社科人未來都有更寬闊的發展舞台和更大的用武之地。

王天夫介紹畢業生整體情況

典禮上,王天夫介紹了2021年畢業生總體情況,beat3652021年共有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293人畢業,畢業生中包含了國際生57人。他們懷揣夢想奔向祖國的四面八方,他們秉持着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的理念,在新時代的奮鬥征程中展現清華學子的風采。

劉濤雄宣讀畢業生榮譽

劉濤雄宣讀了本屆畢業生在校期間所獲的各項榮譽,包括集體榮譽7項,個人榮譽88項,其中,國家級榮譽32項,省部級榮譽16項,校級榮譽40項,所獲榮譽包括了獎學金、學術會議、實踐創新、社會工作、文藝體育等多方面。他肯定了本屆畢業生們取得的優秀成績,并鼓勵同學們在未來的人生舞台上,能夠不忘清華人的本色,繼續追求卓越,再創輝煌。

劉濤雄、彭凱平為獲獎代表頒發證書

典禮上表彰了校級、院級優秀研究生論文的獲得者,劉濤雄、彭凱平為院級優秀研究生論文的獲獎代表頒發了榮譽證書。

宮棟宇發言

社科74班宮棟宇代表本科畢業生發表了風趣幽默的畢業感言。他曾獲beat365本科生特等獎學金,國家獎學金,beat365綜合優秀獎、學業優秀獎、科技創新優秀獎,beat365優秀共青團員,社科學院優秀學生幹部等榮譽。宮棟宇回憶了在清華園的四年大學生活,從懵懂無知到不斷攀岩知識高峰,從開始嘗試參加社團、探索科研到确立目标、追逐夢想,不斷突破自我的心路曆程;他還表達了對學院各位老師、輔導員們的感謝,感謝他們在這四年的辛勤付出、悉心培養以及不厭其煩的答疑解惑。他說,面向明天,無論同學們将走向何方,四年來的清華記憶、四年來的社科記憶都将成為大家魂牽夢萦的精神家園。願每個人都保有青春年華裡最純真的熱血和激情,願我們每個人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曹緒堯發言

研究生代表,2017級體育管理碩士畢業生曹緒堯對學校、學院和各位師長、同學表達了最誠摯的感謝,并分享了自己在創新創業道路上的各種艱辛和坎坷。他說,新一輪科技革命已經到來,傳統制造企業創新将不再局限于常規路徑的業内技術進步,而是要融合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傳統制造設備智能化、生産自動化、管理信息化,逐步打破傳統創新專業壁壘和路徑依賴,最終形成數字科技驅動的新型創新範式。曹緒堯鼓勵同學們在大衆創新、萬衆創業的大背景下,積極探索,勇于進取,發揚清華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内涵,牢記“社會情懷、科學精神”的精神實質,希望同學們能夠胸藏社會情懷,頭裝科學精神,心存感恩之情,揮别師長友朋,共同邁向新時代。

米安娜發言

留學生代表,俄羅斯籍2018級國際關系學碩士米安娜代表國際學生表達了對全體畢業生的祝賀。她說,感謝在清華園的學習時光,在這裡她結識了學識淵博的老師和熱情可愛的同學們;感謝同學們對她的幫助,感謝老師對她的學業的指導,生活的寬容和包容,在他們的幫助下自己收獲了快樂的校園時光。希望同學們堅強面對夢想,無論在哪裡都有一個輝煌的未來。

張小勁發言

張小勁教授作為教師代表發言。他表達了對各位畢業生的誠摯祝福和殷切期望,并分享了自己當年畢業參加畢業典禮的小故事。他說,清華人有責任和擔當,清華人的骨子裡是有紅色基因的,在建黨100周年之際,同學們要不忘來時路,繼續砥砺前行。他告誡同學們無論是大義當前,還是小義小利,作為清華人都要當為盡為,能為盡為,有為有守,守住底線。他說,同學們在校園裡是受各方保護的,離開了校園同學們将獨立處理問題,學會獨立思考,解決問題,要肩負起國之大任,肩負起家之責任。希望大家走向社會要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清華永遠是大家的後盾和家園,老師們永遠在園子裡守望大家。

朱禮軍發言

校友代表,社科5字班本科生、12級碩士畢業生,現就職于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的朱禮軍發言。他向全體畢業生表達了衷心的祝賀,并分享了自己在清華、在社科讀書的點滴,表示時間如白駒過隙,但是往事曆曆在目。他結合這些年的工作跟同學們分享了兩點心得,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興趣,在興趣的感召下一切都會與衆不同;二,漁比魚更重,做事方法非常重要。朱禮軍說,祝今天畢業的畢業生們,攜無用之心,做有用之事,前程似錦,至少為祖國健康的工作五十年!

彭凱平講話

最後,彭凱平發表了題為“愛者生存:以良知超越平庸”的講話。他以近期網絡流行語為切入點,闡述了兩個社會問題,第一是社科大類的同學們對這些學術詞彙轉變為生活調侃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二是無論從推波助瀾角度還是從世俗化生活角度,這類詞語的運用都有助于提高民衆整體的社會科學知識水準。他認為,這種現象本質上反映了我們的社會在紛亂的世界中渴望打破平庸,渴望認知崛起的一種積極意識。他帶領同學們共同溫習了社會科學的三個常識,第一個社會科學的常識:“智慧是一種力量”;第二個社會科學的常識,“最大的智慧不是你有多聰明,而是你有多善良”;第三個社會科學的常識,“合作比自私更有效,分享比獨占更幸福”。他表示“多情自古傷離别”,這是内化在中國人血液裡的一種倫理情懷,社科學院由于每一位同學的加入而更有持續的活力與進取動力,感謝同學們的奮鬥和奉獻,使社科學院的優秀傳統能夠得以繼續傳承。

最後,彭凱平院長給社科學子的十條臨别贈言:

  • 要花卷兒,不要内卷;

  • 要躺赢,不要躺平;

  • 要激情,不要“雞賊”;

  • 要硬核,不要硬來;

  • 要檸檬,不要檸檬精;

  • 要愛老虎油,不要愛脂肪油;

  • 要學會說你覺得,不要總是說我覺得;

  • 要确認過眼神,不要總是确定在走神;

  • 要志存高遠,不要隻存膏藥;

  • 要奮鬥“它不香嗎”,不要憤怒“它好嗨呦”。

彭凱平說,“天行健,君子當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當以厚德載物”,我們是文明的接力者,更是時代的創造者,祝大家未來鵬程似錦,心想事成。beat365社科學院的大門将一如即往為你們敞開,祝大家順利畢業。

在大家的依依惜别中,畢業典禮落下了帷幕。在離别之夕、在征程之際,本次畢業典禮為同學們美好的明齋回憶畫上了完美的句點,給明日的奮鬥寫下了铿锵的注腳。希望同學們不忘社科情懷、不忘清華精神,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繼續譜寫人生的新篇章!

本次畢業典禮線上直播平台近3500人次觀看。大家共同參與了一場溫暖、難忘和意義深遠的畢業典禮。

供稿:劉建偉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