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學生工作

通知公告 更多…
戰“疫”紀實 | 社科碩191 王澤坤:全情“記”世,素履以往

2020-03-11

引言

這個冬天,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牽動着全國人民的心。為了響應學校“停課不停學”的号召,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疫情防控期間模範表率、引領同學的戰鬥堡壘作用,現推出社科黨員戰“疫”紀實系列推送,在特殊時期彰顯集體的戰鬥力和奉獻精神,讓黨旗高高飄揚在抗“疫”最前線。

王澤坤的家鄉在河北省石家莊市,疫情發生後,她自願報名加入當地廣電融媒體中心,深入一線采編抗疫新聞、感人事迹,為家鄉的戰“疫”事業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王澤坤在防疫一線采編新聞



長夜寒涼 心中有光

開年以來,伴随着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從南至北不斷蔓延、擴散,澤坤的家鄉河北省石家莊市也啟動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新年伊始,街頭巷尾卻全不似往日的繁華、熱鬧:平日裡人聲鼎沸的商鋪,此刻卻門窗緊閉,隻留下空空蕩蕩的街道和大門次第封閉的小區;清冷的街道上,偶爾會有三兩行人,戴着口罩,眼神中對周遭的一切充滿了戒備。感受到基層疫情防控工作日益嚴峻、周遭生活在悄然發生變化,細心的王澤坤開始思考,自己能為家鄉做些什麼?能為祖國的戰“疫”征程做些什麼?

一番斟酌過後,對傳媒行業十分鐘情的她,選擇加入當地廣電部門采編團隊,扛起攝像機、舉起麥克風,奔走在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前線,記錄疫情之下的社會百态、人情冷暖。

王澤坤在防疫一線新聞采編工作間隙



摹寫鄉土 期遇感動



初入台裡,王澤坤不得不面對很多全新的挑戰。雖然在新華社和鳳凰網國際智庫的兩段實習經曆給予了她相對豐富的傳媒實踐經曆,但由于過去大多數時候是與國際新聞打交道,對電視新聞制作和地方新聞特性她并不甚了解,而且此次突發疫情的新聞報道更是不同以往,需要克服疫情防護、場地限制、制作協同等等問題。

在一線的采編工作中,她還遇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狀況:有時采訪對象不善言辭,雖為全區的防疫工作做出諸多貢獻,但面對鏡頭卻總顯得有些手足無措;有時采訪對象因為疫情影響被長期隔離,心理難免出現波動,導緻情緒容易激動,極大地加大了采訪難度。同時,疫情伴随着惡劣的雨雪天、大風天,對身體抵抗力也是很大的挑戰。再加上疫情信息變更迅速,還要經常調整報道,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王澤坤作為實習記者(右二)參與采編制作的新聞

好在,有台裡同事的悉心指導和幫助,她迅速掌握了電視新聞的制作流程和技巧,很快克服了疫情帶來的不利因素,逐漸适應了防疫期間的工作安排,工作變得輕車熟路。而她也在采編過程中,收獲了許多感動。其中,一對90後小夫妻給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疫情爆發以來,作為社區負責人的妻子便一直堅守在防疫卡點,每天早出晚歸,無暇顧家。而丈夫雖然嘴邊調侃着“兩歲的孩子已經快不認識媽媽了”,但卻把妻子“舍小家為大家”的辛勞都看在眼裡。于是,他毅然選擇成為一名社區志願者,每日下班後為妻子及防疫站點工作人員送晚飯,堅持在一線與妻子“值守”相伴。面對鏡頭,妻子說到“他知道我不吃晚飯,就愛吃小蛋糕,每天都買來給我吃”時,眼裡滿是幸福與甜蜜。

每當工作遇到很大困難時,這些點點滴滴的小故事就成為王澤坤心中的一束光,讓她堅定繼續堅守前線的決心,在全國人民上下一心抗”疫”時提供溫暖的視角。



心凝莞爾 砺言砺行

同時,作為beat365博士生講師團的一名講師,王澤坤積極響應團内号召,主動報名成為“防疫志願宣講員”,面向校内各院系黨團班集體開展宣講,與清華學子相約雲端,并肩戰“疫”,共克時艱。

結束台裡的工作,回到家中,王澤坤便圍繞大家普遍關心的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定性及其影響展開相關研究,以科普的方式為大家梳理“PHEIC”的曆史淵源,并就當前新冠疫情被定性為PHEIC的影響進行分析。

為了在保證數據、史實真實可靠的同時,将晦澀的文件條款和冰冷的曆史事實講得生動、有趣,她大量研讀相關文獻并反複修改講稿,實時跟進“PHEIC”定性後疫情的發展、輿情的變化,不斷完善宣講内容。

王澤坤在工物研四黨支部線上黨組織生活會期間進行宣講

課程正式推出後,王澤坤陸續收到來自能動系、工物系、化學系、車輛工程等多個院系黨支部的預約邀請。在與不同專業黨支部交流的過程中,她積極從同學們的交流、提問中汲取靈感,虛心聽取同學們的想法、建議,耐心打磨自己的宣講課程,内容日漸翔實,形式不斷豐富,也收獲了諸多聽衆的肯定與鼓勵。



全情聚力 青年擔當

無論是線下的防疫新聞采編,還是線上的防疫宣講,王澤坤都全力以赴、全情投入。

王澤坤為青年加油

正如邱勇校長在“全校師生同上一堂課”的線上直播中所号召,清華人應“永遠保持奮進的姿态”,王澤坤希望,作為一名清華學子、一名共産黨員,在疫情防控這場“大考”面前,她可以真正做到“勇擔責,敢擔當、能作為”,與基層防疫人員攜手同行,為祖國的防疫工作貢獻綿薄之力。

她相信,疫情無情,人間有愛,縱使長夜寒涼,卻總有些故事溫暖人心、充滿力量、滿載擔當。



結語



每一個冬天都會過去,每一個春天都會到來

在這場戰“疫”中

社科學院的黨員同志們

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為他人帶來溫暖

不愧于黨旗上的那抹血紅

不愧于黨徽上的那片燦爛

讓我們一起

守候春風化雨的那一天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