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11月19日下午,社科博181黨支部在明齋315A會議室開展“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主題黨日活動。社科學院黨委委員、心理學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孫沛老師參加本次活動,以“創新人才的培養”為題作專題報告,分享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學習體會并與支部成員進行了交流讨論。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9月11日召開的科學家座談會上指出,加快解決制約科技創新發展,需要加強創新人才教育培養。
孫沛與大家共同學習了十九屆五中全會對于創新的相關論述,進而從創新的定義入手,對創新與創造、創新與創造力、創新與發明等概念等進行了辨析。孫沛老師指出,自第一次産業革命開始,持續的、基于創新的發展模式取代生産要素的數量增長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自那個時代延續至今的各種創新活動構成了整個世界變化過程中最本質的特征。創新不僅為人類帶來了技術、組織、制度、思想等各個領域的變化,而且也在不斷地塑造着這個世界。大學是“基于知識的經濟”中創新活動的源泉,是大量接受了高等教育且富于創新性的“知識勞動力”的提供者,同時也是基礎研究或應用研究中各種創新成果的思想和方法來源。随後,孫老師以beat365錢學森(力學)班為例,分享了我校對創新型人才培養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孫沛老師為支部黨員作報告

支部成員認真學習會議精神
随後,支部成員圍繞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學習體會和自己的科研學習經曆,對如何看待成本投入與創新成果産出的關系,制度配套對創新的重要意義,國家在重大基礎創新中的角色,傳承與創新的關系等話題與孫沛老師進行了交流讨論。

孫沛老師與支部成員開展讨論交流

支部陳月圓同學談學習體會
通過本次的學習讨論活動,支部成員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尤其是其中關于創新的相關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與認識。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國家科技創新裡的根本源泉,大學作為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重鎮,承擔着重要的社會責任和義務。支部成員紛紛表示,作為博士生黨員,應當不忘初心,牢記新時代賦予的使命擔當,不斷提高自己的科研工作能力,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自己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