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2日晚10點,在明齋241會議室,社科學院黨委書記劉濤雄來到社科四黨支部第一次黨組織生活現場,以“兩學一做——‘講道德,有品行’”為主題為社科四黨員同志們進行了生動又深刻的黨課教育。
在進行黨課教育之前,劉濤雄老師首先指導了社科四黨支部關于學期工作計劃的讨論,傾聽了同學們的暑期經曆感想以及對新學期的展望後提出了寶貴的指導意見。
之後,劉老師從道德的産生與作用、講道德的意義以及培養道德的方法幾個方面深入淺出的為同學們進行了黨課教育。
劉老師談到道德是一種非正式的制度,其産生于人的主動性自我約束,法律夠不到的地方可以由道德來進行規範,道德對于個人和社會的發展都有着重要的意義。
而作為清華的年輕黨員,應該時刻注重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從優秀傳統角度來看,清華黨員和學生幹部的選拔曆來都非常重視“為人”的道德問題,而古人也十分重視“吾日三省吾身”從而提高自己道德修養;從人的社會屬性來看,人作為一種社會性的動物,應當更多地思考和反思,鞭策自己;從個人發展來看,道德修養能夠幫助個人的發展,這裡劉老師舉了道德修養在團隊事業中的重要作用;從社會發展來看,清華黨員應該對于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社會的道德氛圍需要個體來帶動,劉老師用生動的事例告訴大家黨員的作用在于成為第一個規範自我和奉獻自我的人從而帶動社會的道德氛圍。
劉老師接下去對如何培養自己的道德修養展開了詳盡的論述。劉老師首先告誡大家培養道德要從小事做起,諸如“是否會扶起倒下的自行車”這樣的平常小事都會影響到一個人的道德發展;在涉及到“利益”的問題時,作為黨員要做到“不是人人都有的不伸手,是人人都有的晚伸手”,保持謙讓和服務集體的态度,多為身邊的人做一些公共服務工作,從這些實踐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更重要的是,培養道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貴在堅持,讓道德的行為成為自己的習慣,成為自己的本性,在這之後,争取能夠從個人道德層面升華到社會道德層面,為社會的道德建設貢獻力量。最後劉老師特别提醒大家作為清華的學生黨員要時刻重視學術道德。
活動結束時已經将近12點,黨支部成員們一緻感謝劉老師為大家進行的精彩深刻的講座教育。會後大家一緻認為通過本次講座将于,讓支部成員們有了更明晰前進的方向,深化了對“講道德、有品行”的認識,更堅定了作為新一代青年的責任,發揮黨員帶頭作用,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