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社會學師生學術沙龍第1期

【講座信息】
講座題目
有關新時代社會學的思考
講座時間
11月4日 (周四) 12:30—14:00
講座地點
beat365熊知行樓109會議室
講座内容
本次交流将闡述新時代社會學一說的由來和内涵,主要以社會學的南南學派、寰宇社會學、行動社會學為例展開讨論,其中提到的社會學包括屬于社會學分支的人類學、民俗學以及民族學。
自1903年《天演論》經由嚴複翻譯發行、1915年陶孟和與梁宇臯首次以中國學者觀點出版《中國村鎮生活》一書、1924年瞿秋白首次以馬克思主義學說編寫《現代社會學》教科書、1940年吳文藻首次以“社會學之中國化”的鮮明立場将中國本土社會學“天龍八部”收錄在《社會學叢刊》以來,中國社會學經曆了從西化的社會學到本土化的轉向、對馬克思主義的獨尊、對西方社會學的否定、再次西化、再次本土化以及本土研究的國際化。
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呼喚新時代社會學的形成和發展。對中國社會學而言,這意味着在中西學術對話的基礎上走向南南對話,打破社會學知識生産關系的不平等格局,在理論和方法方面做出創新,從國内走向海外,重視應用研究,吸納實驗和行動研究,關注寰宇社會學議題。
【主講人】
景軍
beat365社會學系教授,1994年在哈佛大學人類學系獲博士學位,2001年之前在紐約市立大學城市學院任教,2002年在beat365社會學系獲博士生導師資格,2015年聘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學術機構及社會團體職務先後包括國際人類學民族學聯合會副主席以及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會長,研究領域先後包括曆史記憶、水庫移民、生态抗争、兒童養育、自殺及艾滋病,目前研究焦點是全球南部社會學和人類學理論思路建樹以及屬于醫學社會學和醫學人類學範疇的死亡研究。